
九州校友贺华诞
期次:第971期
阅读:948
新时期,新起点,新使命,向着建成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大步迈进、跨越发展,我认为学校需要进一步抓好三件大事。
一是立德树人。学校以育人为本。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应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富有想象力,心存中国梦、事业梦、人生梦,胸怀大局,面向未来;要有艰苦创业的胆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这对从事石油事业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是由石油工业的特点决定的。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以教师为本,只有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教师应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把主要精力放在育才上,以教学工作为主,同时搞好科研工作,以充实育人工作和服务社会。学校应特别关注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包括院士、名家和大师级人才。
三是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凝聚力,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制定有关政策、制度,形成激励人人向上、奋力拼搏的机制,并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职称评定、奖励办法等方面;要具有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国际化意识和忧患意识,善于抓住机遇。现在正是一场上水平、攀高峰、创一流的攻坚战、志气战,对学校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定要有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要有历史责任感,珍惜机遇;要有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迈进。
祝愿中国石油大学办好创新型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早日建设成为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 华泽澎
匆匆之间,我在石油大学已度过了美好的六十年。六十年里,在战斗中成长、开拓新天地、发挥出余热,一句话,美好时光不能忘怀。2013年年初,我受邀参加中国石油大学老校友、老领导新春茶话会,即席赋诗一首:校友欢聚庆新年,神州旧貌换新颜。众口齐颂十八大,全面小康在眼前。校园一派新气象,喜迎校庆六十年。花甲迈步从头越,石油大学再向前。
在学校喜迎六十华诞的时刻,衷心祝愿中国石油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原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石油大学(北京)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方华灿
六十年的经历,让我深切感到个人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让我们一起衷心祝愿我们的党永远健康,更加坚强;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全国人民享受祖国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在母校六十周年华诞之际,衷心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衷心祝愿母校在未来的岁月里,人才辈出,成果累累,再创辉煌! ——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1956届 李文钊
我的成长,得益于母校12年的培养,受惠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给我提供的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母校庆祝六十华诞之际,我向母校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中国石油大学开创了培养我国石油专门人才之路,为石油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中国梦”的同时,祝愿中国石油大学早日实现以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宏伟目标的“石大梦”。
——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1956届 张盈珍
我感谢母校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石油工程师。从毕业到现在,我已经在钻井行业工作了56年。回想自己的人生道路,我感觉大学阶段确实是非常重要、非常美好的时光。在母校迎来六十华诞之时,我想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对正在学校学习的学弟学妹们说几句话:
第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在学术上,要实干、诚实、谦虚,不受社会上一些“三浮”(工作浮躁、成绩浮夸、成果浮浅)不良风气的影响;要有创新的意识,勇于引领潮流,如不能引领潮流,也不能随波逐流。第二,钻井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的实践科学技术,要在实践中感知,到基层去锻炼。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是间接的知识,只有带着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验证和提升,才能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深刻地理解,真正地掌握,准确地应用。
希望石油学子们珍惜在校时间,刻苦钻研,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做到“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将来为国家找到更多的油气。更祝愿我们的母校早日建设成为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钻井专业1953级 孙振纯
50多年来,我们走南闯北,从松辽大地到天府之国,从大港到冀中,从内蒙古到新疆……参加了无数次的石油大会战,足迹遍布全国各大油田,担负起了油田勘探开发建设的重任。如今我们这一代石油人即将迈进耄耋之年,在各油田颐养幸福的晚年。今天,在母校六十周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回想半个多世纪前的校园生活,仿佛历历在目。母校给了我们智慧和力量,为我们铺设了通往成功的道路。我们衷心感谢母校的培育和老师们辛勤的耕耘,祝母校前程万里,为祖国培育出更多的高端人才!
——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1955级 杨致恒
我在北京石油学院学习五年,最让我难忘的是全院性的体育锻炼。似乎也没有什么明文规定,但是除星期天外,全院师生天天都全体出动,两个大操场包括器械场和夏天的游泳池、冬天的溜冰场,下午四点半钟后,都是人声鼎沸。那种全院师生一起锻炼的场面十分壮观,人人都主动积极,情绪高涨。我至今还十分想念和留恋这种全员健身的热烈情景,这是我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不知今天学校这个传统是否还保持着,我祝愿学友们健康快乐! ——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矿场地球物理专业1956级 李世禄
在北京石油学院学习的五年,正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建立的时期,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党务干部、政工干部细致耐心的思想引导,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回忆起来,在母校,我们除了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强健了身体之外,更收获了最宝贵的、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建立起了人生的理想与信念。 ——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1956级 李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