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才公寓工作人员

王金华

刘淑芬

贾俊青


路玉祥
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忙碌着,普通得几乎被忽视;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奉献着,平凡得经常被忘记。他们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先进事迹,只是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踏实工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着各种不可缺少的服务。今天本报选取了几位优秀后勤员工,他们中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踏踏实实几十年如一日的老黄牛,有精通行业知识的业务能手,也有微笑服务的典范标杆,他们看似普通,却充满着正能量。在传统刻板的认知里,他们是“非在编员工”,可是谁又能说他们不是可敬可爱的石大人?让我们向他们为石大的发展而付出的努力致敬,向他们对工作的热爱与尽职尽责致敬!
让学生住得舒心是我们的心愿
对中国石油大学汇才公寓的11名管理人员来说,2013年暑假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难忘的夏天。从7月17日接手这个公寓,到8月末顺利迎接新生入住,在40天的时间里他们以自己的辛勤付出,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员工们第一次踏进汇才公寓的小院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杂草丛生,垃圾遍地,100多间简易房林立,下水管道严重堵塞,房屋内部严重破损。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把这里改造成适合学生居住的公寓区,困难太大了。
顾不得许多,员工们把树底下、自行车篷下有点阴凉的地方当成临时办公室,甩开膀子干了起来。40天里,他们先后组织完成了简易房拆除、室外环境清理、保洁开荒、路灯安装、开水房及值班室建设、电开水器及家具安装、大院开门、室外电路改造、监控设备安装等多项工程。为了保证进度,大家想到了所有可能的办法,调动起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小院内垃圾量太大,于是两名从部队退休的员工联系了部队官兵,请他们协助平整场地近5000平方米,拉走碎砖碎瓦、生活垃圾400多车,挖掘下水管道数十米,终于按时完成了室外环境清理。
8月28日,员工们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迎来了295名新生的入住。看着眼前这个一个多月前还设施不全、破败不堪,现在却环境清幽的小院,每个人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处处为学生着想,是汇才公寓管理团队时时放在心里的一句话。公寓位于校外,住的都是新生,员工们对宿舍的安全问题格外上心。新生入住以后,他们就迅速组织人员检查宿舍,杜绝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公寓的围墙存在安全隐患,员工们就自发组织了夜间巡逻;有的新生个子很高,采购的床铺不合用,员工们就迅速调配合适的床铺;遇到学生半夜生病,员工们更是跑前跑后,及时通知老师和家长,配合送学生去医院就诊;对于违反住宿管理规定的学生,值班员们也热心规劝,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团结奋进的队伍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58岁的翟保军是汇才公寓员工们的主心骨。他2005年从部队退休后来到石大后勤工作,把部队良好的工作作风带到了新岗位上。而他雷厉风行的作风、乐于奉献的精神也感染了身边的人,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他们说:“我们这些人流一点汗,吃一点苦,换来的是学生住得舒心、安全,这是我们的心愿,是我们的责任。”
二十年的坚守
今年,王金华在中国石油大学工作满20年了。她1993年进入石大后勤工作,现任餐饮服务公司学苑、烛苑、油苑三个餐厅的经理。
王金华出身烹饪专业,经过多年工作经验积累,现在的她更是行家里手,对原材料采购、菜谱制定、选料配料等各道程序都比较精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食堂餐饮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餐厅经理,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为此,王金华动足了脑筋。油苑餐厅作为学校唯一的西餐厅,受到了留学生的喜爱。2013届留学生毕业时想组织室外冷餐会,找到了西餐厅,虽然西餐厅没有相关经验,但王金华在认真钻研琢磨后接下了这个任务,从桌椅布置、餐具摆放到食品的准备,一一仔细落实,最终冷餐会获得留学生的好评。经过这次尝试,西餐厅已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其他冷餐会的订单,进一步开拓了市场。
1997年南戴河科学实验站招待所划归后勤管理后,每逢暑假,王金华都要离开北京两个月到招待所工作。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她每天要去海鲜市场采购两次,保证为客人采购到价廉物美的原材料。自1997年至今,除2008、2009年外,每个暑假她都到南戴河工作两个月,这两个月不能回家,孩子、家中的老父母完全交给爱人照料。
王金华所负责的餐厅共有80余名员工,是支大队伍。她是餐厅经理,也是老大姐。餐厅中有不少是跟着王金华干了十几年的老员工。餐饮行业人员流动性极大,部分员工曾经离开餐厅到别的地方打工,但后来又回来跟着她继续干,图的就是她待人真诚、亲和,对员工非常关心。对于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工作经验,她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悉心指导,让更多员工能更好地胜任餐厅的工作。
像大多数后勤员工一样,王金华做着极其平凡的工作,然而,她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对工作倾入的满腔热情,却又如此不平凡。
微笑服务三朵花
2011年11月,学校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立经营开发公司,性质为自负盈亏的经营性实体。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经营开发公司2012年亏损,全体员工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为了打好翻身仗,经营开发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车队、印刷厂和商贸三个部门的三名女员工刘淑芬、贾俊青、姚宇在这个关键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热情周到的微笑服务为公司发展做出了贡献。
刘淑芬从2013年3月起担任车队调度职务,负责汇总所有订车需求,从早晨到晚上手机不离身,即使是做饭炒菜时也要及时接听电话,保证不遗漏一个订单。她为人亲和,每天接打几十个电话,从来都是面带微笑、语气舒缓、条理清楚,虽然不是面对面,也让订车的师生感到热情周到。平时,刘淑芬还主动联系学校的单位有无用车需求,拉近了车队与师生们的距离。
贾俊青在印刷厂二教印刷室工作。乍看这个工作很平凡,但贾俊青做起来就让人感觉不一样。有时候学生来打印资料,她会根据材料内容推荐相应的纸张;看到老师亲自上门印刷,她会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提出以后上门取件服务。印刷室常常面临着印刷试卷、报告的急活儿,她带领印刷室的员工加班加点。喜欢笑脸迎人的她,也受到了师生的喜爱。
姚宇是商店的带头人。改革后商店资金周转困难,她仔细核算、认真计划,协调好各种款项,为商店争取更多的流动资金,什么时候结算供应商的货款,什么时候结算客户的欠款,她都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了资金链的不断裂。
干好工作才是本分
53岁的路玉祥是物业服务公司的一名老员工,2000年来到石大后勤工作。与他同时入职的其他5名同伴都已相继离开,唯有路师傅仍然兢兢业业地守护着这片校园。
路师傅现任绿化养护和室外保洁班组的组长,工作区域覆盖南北校区。室外保洁需要随时巡视,他每天得徒步十多公里,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不放过一个垃圾死角,鞋子也比平常人要费得多。校园环境的整洁靓丽,离不开他的辛劳。
路师傅不善言谈,却是物业服务公司的一员干将——他是纽带,常常协助经理做各种协调工作;是救急兵,各种杂活、急活、临时活他总是主动承担,有施工工程时清理建筑垃圾、有大型活动时搭台布景、有设备损坏时赶紧维修,他时时刻刻都是一马当先;他四季不得闲,春天剪枝修树、夏天防洪清积水、秋天清理落叶、冬天扫)铲冰,工作毫无忙季淡季之分。更特殊的是他需要24小时在工作岗位上,没有节假日,白天在校园里忙碌,晚上巡视值班,常常半夜被晚归的老师学生叫醒,却从没有怨气。
路师傅朴实的人生并没有太多想法,当被问到是什么支持他这样在石大连续工作十几年时,他只是很腼腆地说:“学校和公司的领导同事对我不错,信任我,我必须做好这份工作。”辛勤的劳动,朴素的思想觉悟,敬业和责任心,这些正是他赢得尊敬的原因。
本版图文/后勤管理处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