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作风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

    期次:第981期    阅读:721   








  
按照教育部党组部署,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2013年7月开始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半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校院两级领导班子为重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集中解决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科学谋划 扎实推进
2013年7月4日,学校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随后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针对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分别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内容、步骤和要求,使得三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各院级党组织以及相关单位和部门也召开了动员大会,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
  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偏、不虚、不走过场,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是关键。学校联系实际,采取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组织专题报告会与网上干部平台学习相结合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中央规定的相关资料、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党委安排了3次专题报告会,4次班子集中学习交流会,2次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二级单位、部门也组织了相关学习活动。信息学院等学院邀请专家为教工党员开展专题讲座,校机关总支举办了“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群众路线”读书交流报告会,学工系统组织了“我的梦·中国梦”辅导员宣讲团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党员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有关理论的学习,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学校党委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听取意见,找准查实问题。以筹备学校60周年校庆为契机,校领导班子带队走访石油石化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听取他们对学校办学和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和机关单位通过测评会、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征询各类意见,累计组织座谈会42场,发放并收集调查问卷329份。经过梳理和归纳,收集整理出有关作风建设、条件保障、管理服务、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共250余条,查找出了“四风”方面的14个突出问题及表现形式,为这次活动对准了焦距、找准了(位、抓住了要害,确保了活动不“走神”、不“散光”。
  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学校领导班子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认真查摆问题,深入谈心谈话,坦诚沟通思想,深入交换意见,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主要领导亲自主持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的撰写,先后召开了3次党委常委会,讨论审议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并广泛征求了机关部处和直属单位意见建议。每位班子成员都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工作体会自己动手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查找思想根源,并提出了整改方向和措施。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发展观、政绩观、权力观等方面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各分党委(党总支)也按要求精心准备,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机关及直属单位也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
  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坚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领导带头做起,说到做到、马上就改,小有小改、大有大改。如师生反映的热水供应、学生信息库建设、助教助管待遇改善等具体事项,都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在《校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方案》中,校党委研究确定了15个方面40项整改措施,并逐项明确了整改任务、目标要求、推进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人、责任单位,各单位、部门也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或措施。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六个方面的《专项整治方案》以及《制度建设计划》。三个文件起草完成后,学校召开了3次座谈会,进一步听取了机关、院系干部以及党代表、教代会代表、民主党派负责人,校内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最后修改成稿在校内下发,接受大家的监督。目前已经完成整改任务13项,其他一些项目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抓住关键 找准要害 解决问题 取得实效
联系实际才能取得实效,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目的。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把查找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在思想认识上、作风转变上、制度建设上、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提高了思想认识,强化了群众观点,推进了思想政治建设。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校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并逐步落实;制定了领导班子例会制度,增进班子成员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强化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制度,提高班子决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了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提高了师生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坚持问题导向,从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扎实推进活动深入开展。一是会风、文风有了很大改进。2013年年初拟召开的会议计划23项,经过缩减、合并,最终召开16项;文件简报进一步精简,文稿质量有新的提高,新闻报道也更加贴近基层。二是加大了解决办学中的重大问题的推进力度。针对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的办学空间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校及时成立了专门的校园资源开发工作组,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三是将教育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积极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合作模式改革等。四是解决了一批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青年教师反映的入学、入托、购房等问题,学校立足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后顾之忧,建立了定期与青年教职工恳谈制度。针对师生反映的学习生活服务方面的问题,能改的及时改,如无线网络实现主校区全覆盖,非在编人员反映的医疗、借书等问题都得到了及时解决。五是厉行节约,2013年学校的会议、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差旅、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的实际支出均比2012年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六是机关作风有了很大转变,机关部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有了根本转变。
  第三,着眼长效机制,推动制度建设,取得了一批制度成果。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既立足当前、联系实际,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又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对于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新制度加以规范;对一些不合理、不科学或有待完善的制度,及时加以修订或细化;还有一些制度正在制定或调研之中。除了学校层面的,各单位、部门也进一步制定和规范了落实相关制度的办法、程序、流程等。据不完全统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共计27项。
  深化认识 总结经验 建章立制 推动发展
半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重要经验。
  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中央政治局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参照上级要求,做到了带头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谈心、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进行整改,以身作则,形成了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坚持目标任务聚焦,着力解决“四风”问题。针对“四风”,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门就查摆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进行了集中讨论,对“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形式进行了认真查摆,不回避、不遮掩、不避重就轻,问题查得全面、找得具体。通过认真查摆问题,让这次活动对准了焦距、找准了(位、抓住了要害,确保了这次活动不“走神”、不“散光”。
  坚持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对不同类别的党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对校院两级班子及成员、机关处级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等不同群体分别提出不同的活动方案。半年来,校领导班子成员严格按照要求,加强督导,严格把关各个重点环节,严格审核各项材料。这些措施提高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坚持开门搞活动,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各个环节始终坚持开门搞活动,充分发动和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领导班子“四风”问题及表现、整改落实方案都征求了群众意见,公开接受监督;民主生活情况、整改落实进展情况及时进行了通报。同时还通过新闻网、校报等宣传阵地,开设专题,开辟专栏,及时发布活动进展相关消息,主动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和评议。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虽已告一段落,但并不意味着结束,整改落实、专项整治、制度建设等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整改落实和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已列入学校2014年的重要工作任务。学校将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新的起点,巩固已有的成果,及时解决新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转变作风;要牢记党的宗旨,强化群众观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化改革,创新实践,扎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健康发展,为中国梦、大学梦的实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