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城,再见
期次:第982期
阅读:621
□大雷
2014年2月6日,大年初七,我再次回到了那座小县城。它既熟悉又陌生,甚至陌生多过了熟悉。这时我才感觉到,好像我已经不属于这座城了。
2011年夏天,当我兴高采烈地拿着录取通知书去派出所办理户籍手续的时候,我丝毫没有察觉到未来的某一天我会不属于这里,只想到自己的家还在这里,这里还是我的家乡。可是,从此家乡再无春秋,只有冬夏。
我在这座城生活的时间越来越少。第一个寒假放假32天在家19天;第一个暑假放假79天在家16天;第二个寒假放假38天,在家20天;第二个暑假放假70天,在家5天;这个寒假放假41天,在家的时间从2月6日算起最多17天了……我和这座小城、这座小城的人和事渐渐陌生了。大街小巷上各家店铺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见过,老同学跟我说起他家住的小区我也从来没听说过,在火车站附近不知道坐哪一路公交车回家,好不容易走回了家发现竟不知道门禁怎么用……这座城真的不属于我了。
曾经我以为,还会有很久我才会不属于这里。以前也想过,若干时间以后我回到这里,随口说出“啤酒厂”、“汽车队”、“金三角”这些老地名,却已经没人知道。我以为这样才算作我不属于这里。可是今天,我看着几乎所有的车都挂着“辽M”的车牌会不习惯,听见肯德基的员工操着和我一样的口音会不习惯,买了一个冻得梆梆硬的糖葫芦吃起来会不习惯——我再也不是在小城里游荡的那个少年了。几乎所有的游子都会想家,而我却不然。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外出游玩,我总会带着我的钥匙串,时常掏出来看看,握着最大的那一把——家的钥匙,心里想着“家就在我的手心里”,如此便没那么想家了。或许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所以当我真正回来却感受到异样的时候,才会更加难过。
仔细想想,其实小城并没有变,它依旧滋养着几万人,是太久不生活在这里的我变了。
打开几年前经常翻动的立柜,取出了当年我天天枕着的枕头。我的2009年的笔记本电脑依旧运行着熟悉多年的游戏,而我坐在自己的小床上面对着老旧的台式机一边敲击键盘一边听着高中时就存到电脑里至今也没有变动过的歌。现在小城里属于我的似乎只有这些了,整个小城都不属于我也无妨,因为它总会有新的主人的。甲午年正月初八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