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实效重特色创先进
——记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党委
期次:第994期
阅读:607
地球科学学院下设地质学系、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等4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党支部47个,党员884人。其中教工党支部5个,党员82人;学生党支部42个,党员802人。
近年来,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学科一流、教学优秀、科研创新、和谐发展”的研究型学院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院广大党员、师生员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实现学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学院形成了党政共同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学院管理模式。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学院把理论学习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主渠道,把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抓手,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完善选举制度,配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求成绩达班级前50%,需通过公开报名、民主测评等多个环节后才能上岗。教工党支部则以系为单位,将教学科研工作与支部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工作与党务工作齐头并进。
三是优化支部设置,规范支部工作。低年级党支部建在年级上,高年级党支部建立在班上,并不断探索驻外学生党建工作,构建了完善的学生党支部考核评价体系。
二、加强学生党员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带团建促班建”的工作思路,使学生工作围绕中心任务蓬勃开展。
一是不断探索党员教育方式,充分彰显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将党员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体验式教育等方式,做到党员教育常态化。
二是将“石油精神”融入党员教育。学院党委将“石油文化”、“铁人精神”落实到学生党员的入学教育、就业教育的点点滴滴中,让每名学生党员都“油味”十足。
三是加强对团学组织的指导。学院党委注重加强对团学组织的领导,既引导他们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又给予足够的工作自主权。
三、加强青年教师党建工作,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学院党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有信念、有活力、有水平、有情怀的青年人才,为学院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积极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入党。学院党委注重在高学历、高职称青年教师中的组织发展工作。把政治上过硬、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二是开展“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实施了“一对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五年来,学院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5项,面上项目38项。
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视教师党员在科研方面的先锋作用,鼓励教师党员参与到国家重大专项及教学改革上来,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四、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形成事业发展合力学院党委注重利用党政联席会、职工代表大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广开言路,集中民智,凝聚事业发展合力。
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学院党委每年定期组织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积极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发挥基层工会的协调作用、参谋作用、保障作用、桥梁作用、凝聚作用。
建立完善各种会议制度。学院不断建立完善党政联席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教师座谈会制度,成立了以教授为主导的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职称评定委员会,充分发挥各类委员会在干部任用、教职工评优、财务管理、学生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等方面的引领监督作用。
五、创先争优、树立品牌,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学院2004年启动“1+1”爱心助学工程,至今已开展9期,共有546人次教师参加了助学行动,资助学生581名,资助经费累计达66万元。
学院党委重视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培育与宣传,多次获得北京市级和校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