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生

    期次:第995、996期    阅读:709   

  □丁英宏(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欢迎2014级的新同学们!仔细想来,今年的我身份颇有些不同:今年的我,在大学教书已满20年,算是一名老教师了;今年的我,也是一名大一新生的家长。两重身份的叠加,使我较之以往多了一些思考,也多了一些感慨。希望我的这些思考有助于你们未来回问自己的内心时,能够毫不犹疑地说:我的大学生涯是很有收获的。
独立与责任
记得到欧洲旅行时,导游指着五六岁就自己拉着行李箱有秩序地跟着家长旅行的欧洲小游客告诉我说,他们出生几个月就会被送到保育院,自我管理、自己对自己负责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最为重要的素质,文明都是有代价的。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回过头来思考,我们的成长,国家的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不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吗?这是一个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也是决定我们自我成长与国家教育成败的问题。作为教师,这里我尝试做截至目前我也许粗浅但是经过深入思考的回答。
  思想与创新是人类独有的财富,是文明的标志,如何成为文明的人是我们首先该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并不复杂,就是一要独立,二要有责任感。教育应该培养这样的人,学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
  所谓独立即自主,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实践、自主服务,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步入大学,你将不再有以往家长和班主任乃至于老师的层层包办或过多指导,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要自我管理和安排所有的学校生活。对于学生,大家都是自由、平等地共享学校的教育资源,但你必须自己去争取。同样的一所大学,出来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的任何一所大学均如此。自主地规划会让你的大学生活井然有序,忙碌而充实;自主地学习才会真正避免填鸭式教育;更多地独立思考才能让你发现问题,才有时间去探究问题,创新型的思维也才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要想卓越,这是必须的。
  所谓责任即负责,对己负责、对人负责,做有机的群体人。学习与成长均是艰苦的事情,没有责任意识不能成功。你们每个人都要知道年少是财富,是积累才能的好时期,把你的精力集中于学习和锻炼能力,今后的人生才会精彩,否则定会老大徒伤悲。同时你们每个人又都是年级和学校的一分子,是大家共同组成了一个集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大家共同切磋学习、活动、生活事宜,实践证明那是会事半功倍的。如果学校里走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社会不文明才怪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责任感明确的人,创造新的科学与技术、文明而和谐的生活才会成为现实。
智慧与高效
会学习的人,一定是个智慧的学习者。“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阅读或写作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学过就忘以及重复学习的人。”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如是说。因而,会学习的人才能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以此标准,之于大学生,会学习即既要能在短暂课堂中汲取精髓,又要能在方寸书桌前自我升华。
  当求学的你们轻启智慧殿堂之门,开始追问世界的本真、生命的真谛,老师和课堂,便是洒向求知的心灵的第一缕阳光。
  欲在短暂课堂中汲取精髓,需要充分利用与课堂有关的资源。
  大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老师会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剖析每一个专题,既提纲挈领,及时点明重点和难点,又重启发你们深入探究,还会进行开放性问题的训练,培养能力,使你们锻炼思维;还会组织同学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启迪,借他人的灵感丰富自我的内涵。所以,优秀的学习者虽然不拘泥于课堂,但决不让课堂的精彩轻易流失;虽然不会只通过课堂就达到尽善尽美,但缺失了课堂的滋养必定会感到步履维艰。
  但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止于课上的50分钟,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也同样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及时地就课堂学习的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短期看,在存在疑难问题时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可以解决这个困扰自己的问题,扫清学习上的障碍;长期看,你们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听到老师对于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抽象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此时,你们可以发现自己思维上的漏洞并加以弥补,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思维网络,对后续的学习产生帮助。与老师交流也不仅限于学习层面,关于学业规划、未来发展、人生思考等等,老师们的几句话往往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离开课堂温暖的阳光,你们将步入属于自己的安宁的思想桃园。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毕竟是短暂的,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你们的是思考方法和核心知识,而在课后,你们则须以这些核心知识为基础去深入研究,探索出知识网络更多的奥秘。这时,自主学习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你们要学会根据自己的课程进度安排自主学习计划,或是温习之前学习的内容,或是趁热打铁,对当天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或者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好准备。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规划帮助学习、提高效率绝对是成功学习者的不二法门。在如今高强度的学习背景下,不可能保证每门课程都有足够长的时间去研习,因此必须争取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体上,要“扬长避短”而非“全面出击”,在优势学科上要加大力度,使优势更为明显,在相对稍弱学科上重点突破,要努力取得提升。细节方面,我建议大家制定计划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细致的安排,将几个小时内的学习内容明确定出,方便操作和检验。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进行研修,你会发觉自己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里所说的思考,不是天马行空般的思考,而是在预习与温习基础上,有依有据的思考。极富传奇色彩的大侦探家夏洛克·福尔摩斯在《血字研究》中这样说道:“世上的事都是前人做过的,没什么新鲜的。如果你对一千个案子的细节了解得如数家珍,而不能破解第一千零一个案子,那就怪了。”如果将它移花接木,也许我会说:“试卷上的题都是来源于教材的,没什么新鲜的。如果对包含某个知识点的一千道问题的细节了解得如数家珍,而不能破解第一千零一个问题,那就怪了。”尽管大学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与日俱增,考试中出现的题目也是千变万化,但是最终考查的根本莫过于最基本的知识。
丰富而快乐
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在这里,我只建议大家除去专业学习和各种活动之外,要给读书留下一些时间。作为人文学院的教师,我尤其建议理工科的学生养成持续阅读人文社会科学书籍的习惯。不必求多,但要求精,作用不必多言,道理你们懂的,未来你会对此感受更深。推荐一些书籍供你们参考,够你们大一浏览了,此后大家要多上网查查书籍排行榜,学会做自我选择。
  修心类的如《觅渡》、《四十自述》、《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岛》、《我自静默向纷华》;思辨类的如《何谓文化》、《野火集》、《人与永恒》、《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观念的水位》;增见类的如《南渡北归》、《光荣与梦想》、《旧制度与大革命》、《大外交》、《苦难辉煌》等等。
结语
中国石油大学素以其砥砺前行的创新精神扛中国石油教育之鼎,大家经过慎重选择来到这里,希望大家:既入石油门,珍重读书身,感受石大精神,做助中国石油工业腾飞世界之科技石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