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中国自己的道路
——读《邓小平时代》
期次:第1003期
阅读:636
□陈崇河
《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全书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相互关系的细致解读,又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的深入分析;既有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洞察入微,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阅读本书,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邓小平同志对国家对党有无限的热爱。他的一生都在为着国家的独立、发展、富强而奋斗,在他一生的“三起三落”中从未动摇过对党的信念。他曾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最大光荣。这是他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他为中国事业奋斗终身,一切只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我们要发扬这种爱国爱党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实现学校的发展规划、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是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邓小平是“问题型”的领导人:少谈主义,多解决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他提出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做法。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沿海经济开发区建设,从沿海城市建设到内地发展,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深刻体现了邓小平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方法。这也深深地启示我们,要把实事求是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要以务实的作风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工作。
三是要勇于创新。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的道路上,以独特的洞察力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他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将停止,就要亡国亡党。我们也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把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要创新方法,勇于突破原有的工作定势,探索实行开放式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的创造性;要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工作程序和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勤奋敬业的精神,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