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健康体魄成为青春的助跑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调查

    期次:第1006期    阅读:1032   






  
优良率低于20%、优秀率不足5%,学生整体健康状况堪忧
2014年7月,教育部宣布将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将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这也就意味着身体无特殊情况、体质健康测试低于50分的大学生不能毕业,显示了国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关切和严格要求。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正处在青春岁月的大学生而言,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参加体质健康测试检验身体各方面机能状况意义重大。为充分了解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和对体质健康测试的态度,大学生记者团作了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发放300份、400份、3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2份,有效回收率为79.2%,其中男生填写555份,女生填写237份,保证了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科学性。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完成7项测试,分别是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或1分钟仰卧起坐(女生)、坐位体前屈、1000米(男生)或800米(女生)。从体育教学部提供的石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看,大三学生体测成绩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成绩;从单项项目来看,男生在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这两个项目上的得分较低,女生大多失分在800米这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分别有21.27%、15.96%、15.43%的学生认为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肺活量项目达标较为困难。
  数据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体测成绩的优良率分别为11.29%、18.70%、18.86%,随着年级的升高优良率逐渐升高;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体测成绩优秀率分别为3.23%、0.95%、0.87%,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优良率逐渐下降。但总体来看,学生体测成绩的优良率均不足20%,而优秀率甚至都不足5%。学生整体健康状况不佳,主要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一是大一学生在高三因忙于学习缺少运动,再加上暑假在家放松更不重视体育锻炼,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致使体质下降严重。二是大二、大三学生学业繁忙,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沉重,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课余锻炼时间不足,忽视进行体育运动。三是临近毕业,大学生越发体会到挂科对工作前景的危害性,所以相对来说不及格人数呈减少趋势。四是体质测试成绩两级分化日趋明显,这与个人生活习惯有极大关系。有人选择早早起床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有人却选择了睡到自然醒懒懒散散去上课,后一种无疑使得体质下降。
男女生体测各有长项,女生成绩整体优于男生
  男女生体测总成绩都分别为100分,其中7个单项项目每项占不等分值。单从大二年级体育成绩的总体分析来看,有一个结果出人意料,就是女生体测成绩总平均分为75.91287,而男生只有69.5434,而且女生及格率也高于男生,女生大多数单项成绩也比男生要高1分左右。其实并非是因为男生总体身体素质不及女生,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新版体测标准的改变对于大部分高中阶段缺乏锻炼的男生来说,成绩达到优秀或良好确实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在引体向上这一关键测试项目上,对男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导致大部分男生无法及格,甚至0分,如大二男生引体向上的平均分仅为3.86,而相对应的女生仰卧起坐项目分数6.54低了将近3分。多数男生往往需要经过一年的训练才能勉强达到及格水平,这无疑大大拉低了男生体测的整体成绩。而体测的其他项目就没有如此大的差距。
  二是女生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的分数较高,而男生则在肺活量项目上分数较高。女生较男生差的项目主要是50米跑与800米跑,如大二男女生50米跑的平均成绩分别为13.13和11.74;大二男女生1000\800米的平均成绩分别为14.73和13.28。
  原因在于,男生大多爱好打篮球、踢足球,这些项目一般都会进行长距离奔跑,加强了他们的心肺功能,自然就会在短跑和长跑项目上成绩优于女生。对于女生而言,爱运动的不少,但是进行的运动大多不如男生剧烈和频繁。因此同样是做运动,但是运动项目不同,目的不同,运动的效果也不同。
生活习惯与体测成绩有密切关联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9.19%的同学每天睡眠时间在8~10小时,52.31%的同学每天睡眠时间在6~8小时,12.4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大学生的最适睡眠时长为6~8小时,有超过40%的学生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这就压缩了体育锻炼的时间。
  在空闲时间,有28.93%的学生用来玩手机、电脑;阅读和学习的学生分别占13.94%和14.64%;而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仅占14.47%。35.56%学生每周锻炼时间仅为2~4小时,32.64%的学生每周锻炼时间为5~8小时。在“您认为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有哪些”这一题的回答中,“电脑手机的普及”所占比例最高。
  由此可见“低头族”大学生对手机电脑的依赖程度愈来愈深,对体育锻炼不热心,每天大部分时间处于“坐”的状态,在体育锻炼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加之有些学生作息不规律,上体育课时敷衍了事,认为自己还年轻,根本不用锻炼身体,这些都是对健康认识的误区,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有损身心健康;来自学习上的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他们更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大部分时间埋头于书山题海,学生的综合体能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也就不可避免了。
  因此,石大学生当务之急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是否会增加体育锻炼一项中,只有1.65%的同学表示一定会增强体育锻炼。不过庆幸的是,大部分学生表示会刻意锻炼自己体测中的薄弱项目,认为体测标准的提高让自己更加重视锻炼身体,自己的身体状况较进入大学前也有所提高,这与体测成绩统计结果中不及格人数逐年级递减这一事实相吻合。
大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此次调查还显示,在“您认为体质测试成绩与奖学金、毕业挂钩是否合理”的统计结果中,认为“不太合理”的占了高达56.5%的比例,认为“不合理”的占了9.1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认为体质测试成绩与奖学金、毕业挂钩的合理性存在一定问题?
  其一,学生认为分数评定合理性存在着一定问题。如统计结果显示,有66.7%的学生认为肺活量成绩应该结合体重计算,而体测标准上肺活量成绩不结合体重计算。
  其二,学生对教育部印发的最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认识存在偏差。《标准》中规定,体测不达标的大学生将无法获得毕业证书。有的学生认为,每一个学生,无论胖瘦,无论肺活量好坏,无论是否擅长跑步,只要无学术不端行为、学习成绩合格,就应该有正常毕业的权利。其实,教育主管部门主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体测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化压力为动力。所以,大学生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付诸行动。
学生要加强锻炼,学校要营造氛围
  “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德育的功能。体育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团结友爱精神,对于人的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都有着积极作用。
  要想逐步解决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就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着手。
  从内因上来讲,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睡眠时间过多或过少、运动时间减少、手机电脑的普及占用了大量时间等等。因此学生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身体,不要沉溺在手机电脑的虚拟网络世界里,而要走出宿舍,走上操场,走进大自然,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从外因上来讲,学校也要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建议学校不断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要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络、新媒体以及校内各种期刊、讲座、各种竞技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增进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祝愿亲爱的同学们都能取得优秀的体测成绩,以一颗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心度过大学的青春年华。文/大学生记者团专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