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制度体系、人事机制与创新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初步形成

实体化运行驶入快车道

    期次:第1015期    阅读:767   

  本报讯 加快开发非常规油气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迫切需要协同创新。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牵头单位的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经过近5年的培育、融合、组建、运行,已汇聚起协同高校、企业的高水平团队和人才队伍,基本建立了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制度体系与人事机制,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体系,实体化运行步伐进一步加快。
  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以来,中国石油大学从人、财、物多个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目前学校已经落实了中心500万专项经费及每年100万运行费用的支持,将原办公楼分配给中心,实现了中心独栋建筑独立办公,落实了每年给中心单列30个博士生的招生指标,为中心的实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月29日,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召开201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和中心工作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德利院士,副主任李阳院士,贾承造院士等9名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蒋庆哲、校长张来斌、副校长徐春明出席了会议。中心及下属平台的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学术委员会会议上,蒋庆哲向学术委员颁发了聘书。中心主任李根生介绍了中心认定工作的准备情况。学术委员对中心实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实施成效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中心工作会议上,张来斌向中心科研团队负责人颁发了聘书。李根生详细介绍了中心近期工作取得的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人员针对中心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张来斌充分肯定了中心近期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中心今后的发展要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协同与创新的关系,中心应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尤其是制定实施更加灵活的人员引进、聘用、考核、激励制度,真正实现中心不同层面和内容的协同;二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石大(北京)石大(华东)两校作为最核心的单位,应该实现紧密协同、政策同步、利益共享,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三大石油公司的协同创新;三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中心应以项目协同承担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四是团队与个人的关系,科研团队负责人应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作用,带领整个团队协同良性发展。(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