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有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期次:第1016期    阅读:812   

  曹立虎,油气田开发工程2011级硕士研究生,在石大8年。在这8年里,他是一个一直在学习说话的人,一个上课总坐第一排的人,一个选择了就不会后悔的人。在这8年里,他始终相信态度决定一切,只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任何人都有机会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团支书、辅导员、石油工程设计协会主席和研究生,我一直尽可能利用这些身份提供的机会锻炼自己的交流、汇报能力。我从当初一上台就脸红说不出话来,到后来成功获评王涛英才奖学金,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一直到现在我能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经历,我一直在努力珍惜和把握每一个公开讲话的机会,学习着说话,这让我越讲越想讲,越讲越自信。
  记得2007年刚入学在班级做自我介绍时,站在讲台上,我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最后也只能用结结巴巴的甘肃方言介绍自己,这让我深深意识到,不会说话,说不好话是多么的受挫。所以,我就暗自下定决心,利用各种机会,练好口才。好在因为自己个性踏实、责任心强,班级同学推举我担任班级团支书,让我有机会站在台上讲话。2011年我开始担任兼职辅导员,说话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每次开年级大会,我都会花一周的时间准备素材,准备讲稿。同年,我担任石油工程设计协会主席,让我有机会接触大场面。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系列活动期间最大的活动就是大赛颁奖大会,届时教育部、三大石油公司、各石油高校领导和学生代表都会出席,是一场高级别的大型会议。到第三届大赛时,由我担任主持人,能够在如此高级别、高水平的会议上担任主持人是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宝贵机会,当然要主持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台下我一遍遍熟悉主持词,找了很多前辈纠正我的发音和表情,最后我顺利地完成了颁奖大会的主持,得到大家的认可,向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子的精神风貌。
  除了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在实验室,我也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的汇报演讲能力,小到每周的课题组组内汇报交流,大到项目竞标、结题汇报,我都认真准备。2014年是我前往甲方单位,参加学术汇报次数最多的一年。2014年4月,我随导师前往贵阳参加煤矿区煤层气国家重大专项进展总结会,起初老师给我的任务是会议记录,但正式会议前一天晚上,导师通知我要对我们所承担的项目进行汇报展示,虽然只有短短5分钟ppt演示,但要求很高,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过度发散,必须5分钟准点完成,所以在做好ppt之后,我把每张幻灯片需要讲的话写了出来,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练习要讲的内容、幻灯片之间衔接的语言、汇报的表情和时间的把握。当我正好用5分钟时间结束汇报时,与会的专家学者为我鼓了掌。会议结束后,一名研究院的领导跟我导师询问我毕业的去向,邀请我毕业后去他们单位工作,而那个研究院是煤炭煤层气领域很有名气的研究院,一段好的汇报为我赢得了一个好印象和一个好机会。
一个上课总坐第一排的人
不一定上课坐前排听课效果就好,但“坐在第一排”是一种上课的态度,是一种对老师的尊重。因为老师们都会花很多时间备课,他们会投入精力想如何把课讲清楚,让同学们听懂、听会、听明白,老师们是无私的,在传道授业上,老师对我们没有任何的保留。
  高中时期,我一直坐第一排,当时学习好的同学可以优选座位,所以大家一直争坐第一排,因为在第一排,听课的注意力最集中,课后也方便向老师请教问题。当我来到大学的课堂后,我却发现,前几排的座位经常是空着的,大家都喜欢坐在后面,我很庆幸自己再也不用占座了,所以我上课一直坐在前排,后来大家也一直用“学霸”称呼我。
  前排听课的效果绝对是最好的,课下也能很好地跟授课老师交流。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个小故事。我们石油工程必修课《油藏工程》,代课老师是董平川教授,我上课坐最前排,课后跟董老师交流,不但解决了听课时的疑问,也让董老师越来越了解我,所以董老师让我本科期间就参与他课题组的项目,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后来我的油藏工程课的成绩是98分,董老师说这是他上这门课以来的最高分,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超过这个分数。但这门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与董老师成为了好朋友,他在我面临就业选择时给了我很大的指点。
  所以,当你上课总坐第一排认真听课时,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往往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一个选择了就不会后悔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任何一个选择都有两面性,既然做出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踏实努力地去做,有着“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就一定会做出成绩。
  2010年,我获得保送油气田开发专业学术研究生的资格,但我还是选择了当本科生兼职辅导员,想通过兼职辅导员这样一个锻炼平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但等我真正上岗后才发现,要管好石油工程2011级8个班252名学生,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每天有开不完的会,有写不完的材料,有聊不完的天,白天奔波于教室、宿舍、会议室,晚上在办公室总结,就连做梦也是各种工作,身体都有点吃不消,体检时被医院检查出高血压,如果再高就有危险了。但这个时候,跟我一届的同学都已经进入了课题组,正常地听课、做项目,而这些对我来说只能是想想而已,在组内交流时,我发现自己与同进组的同学差距越来越大,我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就要做好。后来,所以我尽量白天做完辅导员的工作,晚上去课题组学习,做实验,搞科研,克服各种出去吃饭、喝酒、闲玩的诱惑,慢慢地我也习惯了白天在辅导员办公室,晚上在实验室的状态,一切步入正轨。
  当然,做一个普通的辅导员和研究生都不是我想要的,要做就要做好。“永远积极向上,永远热泪盈眶”是我们辅导员工作的信条,“精益求精”是我们工作的理念。比如党支部红色1+1活动,仅是答辩视频我们就修改了20余次,力求把质量做到最好。最终我们在评选中获得北京市一等奖,位列全北京市第三名。在课题组,我积极主动承担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力求第一时间完成,而且保证质量,久而久之,承担的科研任务也越来越多,也就有了发表文章的基础。2014年是我论文集中发表的一年,在拿到录用通知后,我都会改论文到深夜。到目前,我在核心期刊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5篇,EI检索3篇。
  去年,我在择业时,面对留在北京还去塔里木油田的选择,我也犹豫过,但我的最终选择是去新疆塔里木油田,奋战塔里木盆地“死亡之海”,为百年塔里木油田和美丽新疆的建设去奋斗。因为我相信选择了就不能后悔,只要踏实努力,跟塔里木油田所有职工一样践行“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人生观,就能在塔里木的大舞台上展示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