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华北赛区)在石大举办
【科技·创新】
期次:第1020期
阅读:769
此次所有参赛机器人的外观构造等基本设计都是按照大赛提供的图纸制作拼装而成的。然而,即便已经有了现成的设计图,好多参赛队伍还都结合着自己所学专业对机器人的一些部件等进行了创新,每个零件的改进都展示了对专业知识的应用。
石大SPR机器人战队是由从学校机器人协会中选出的最精干力量组成的队伍,整个队伍包含了石油工程、油气储运、机械及自动化等专业从大二到研一的二十几位同学。该队机器人的设计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结合石大自己的特色,对原有设计进行了改进。比如原有设计中机器人的摩擦轮大部分采用的是硅胶,而硅胶摩擦高温情况下会导致扩张变形。而在油气储运的管道里有种叫聚氨酯的材料在高温下很稳定,于是他们就利用这种材料做了摩擦轮。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整个机器人使用了板材、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以及大量复合材料,并利用学校的实验室采用了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
火线队TITF是一支来自太原工业学院的六人队伍,队长郭李浩是一名大四的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而其他队员则来自于大二大三各个专业。队伍的名称则是他们学校简写TIT与比赛简称F的组合。从今年1月初,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本次大赛,大概3月的时候机器人的雏形大体完工,在之后的几个月的训练中逐渐完善,他们的机器人在外观上有着一大特点,就是安装了后视镜,这在面对对方机器人的埋伏时有着极好的防范作用,而他们的哨兵机器人,据了解,是大赛中唯一一个使用气动装置的机器人,经测试,效果很好。在来到石油大学之前,郭李浩和他的队伍利用每一分的空闲时间测试着机器人的性能,用自己最大的精力与投入不停地改进优化机器人。
相较于石大SPR机器人战队和火线队TITF在技术上的创新,北航战队“简单粗暴”的设计理念别具特色,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北航战队的选手由宋健等五名来自机器人技术、飞行器设计、机械加工及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认为用于比赛的机器人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稳定性,于是便形成了“简单粗暴”的设计理念,即“能现成的就现成,尽量减少自己的设计”。比如机器人的整体设计是原有的成型方案,使用了现成的轮子和电池,增加了精加工的铝合金再配上钢板,对于那些无结构强度要求的部位就只用了木板和亚克力板来减轻整车重量。针对电路板故障问题,他们依旧本着“简单粗暴”的理念,只使用可靠的那部分电路板,其他不稳定的就尽量用机械化的方式来解决。
文/大学生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