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再次创下毕业生人数的新高。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石油行业发展走势,对石大毕业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如何积极应对?
12月5日,中国石油大学联合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了2016届毕业生通用专业冬季校园双选会,吸引了8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在这个被大学生们称作“就业寒冬”的时节“)中送炭”,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了机会。
上午9点,招聘会场已是人头攒动。毕业生浏览着招聘信息,企业招聘人员热情地向毕业生散发公司宣传材料,介绍岗位需求。一些展位前很快排起长长的队伍,尤其是石油公司的招聘展位,收到的简历厚厚地摞了起来。
在采访中,用人单位代表普遍的看法是,毕业生过硬的素质最为招聘单位看重。成绩和“高含金量”的证书通常是过硬素质最为显性的体现,拥有华丽的成绩单和基础的英语四六级证书、相关领域的从业资格证、工程师证书等的毕业生,往往能得到招聘公司的青睐。同时,公司也会通过测试应聘者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来考察他们的发展潜力和素质。
北京奥一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双选会上为应聘者提供的岗位月薪在万元左右,吸引了大量毕业生前来投简历。有高月薪同样也对毕业生提出了高要求,公司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学习成绩,公司认为学习成绩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强弱的最直观体现。
华鼎鸿基石油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收到了300份左右的简历,而最终拟录取的毕业生人数为30人,这意味着录取率不超过10%。但这样的录取计划也并不是固定的,招聘负责人认为,整体就业形势和个人录取结果没有关系,应聘者如果足够优秀,华鼎鸿基依然会敞开大门。
专业能力决定你能不能进入这个行业,个人素质决定你能不能留在这个岗位。美亚政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力部门助理王)朦表示,公司更注重员工是否有过硬的素质能力、相关工作经历、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都决定着求职能否成功,并决定在岗位上能否有所发展。
招聘人员也为毕业生提出了很多就业建议。北京五洲皇冠国际酒店的主招人员认为高校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习能力也不弱,建议应聘者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尽可能地拓宽求职领域,寻找更多的机会。北京华油博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建议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尽量展现真实的自己,与招聘单位坦诚相待,快速了解对方需求,这样才能进一步互相满足对方需求。
前来应聘的毕业生大多通过学校就业招聘网站提前了解了前来招聘的公司,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和公司的条件要求进行了筛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范鑫钰在来双选会前提前做好了功课,他说:“在面试中问企业人员‘你们都有哪些招聘岗位’肯定是不行的。求职之前,一定要关注了解公司,千万不要盲投。”
专业对口与否往往是毕业生选择工作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2012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刘义隆希望自己能找到专业比较对口的工作,双选会上投简历的公司也大多和自己的专业对口。由于金融类公司在此次双选会上来的比较少,会计学专业硕士李易主要将自己的求职精力放在了其他招聘平台上,“毕竟会计专业在其他公司领域还是很受欢迎的,不一定非要找专业十分对口的公司”。
双选会是一个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平台,同样也是一些在校生增长见识、对自身能力进行预评估的机会。力学专业的研究生陈扬尽管离毕业还有一年,但为了看看市场需求,增长见识,也来到了双选会现场。他认为,面试官会在和一个人深入聊天的过程中评定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而这个综合能力也是面试官最看重的。和面试官聊一聊,可以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大致的评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便是就业形势不被看好,但毕业生们大都有着良好的心态。大家普遍相信,真正优秀的人,终究会得到心仪的工作;而只有那些始终足够努力的人,才会拥有美好的前程。
文/学生记者 邓超 杜欣哲 胡景明 冀进东 卡那而布 张明琪 张易 图/李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