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递爱心“衣”暖寒冬
期次:第1038期
阅读:668
近日,由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发起的“温暖衣冬——为需要的人送去温暖”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期间,石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认真筹划,扎实推进。自2015年11月30日开始,学校陆续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培训,冬衣发放和爱心日志汇总等相关工作。活动共招募志愿者1173人次,截至2016年1月17日,由北京团市委统一配送的1173件爱心冬衣全部向志愿者登记发放完毕。在寒假期间,志愿者们纷纷携带冬衣返乡,将温暖送到了寒冬里最需要的人手中,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活动中,石大学子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石油工程学院的李宇嘉说:“冬衣用大红的袋子装着,给人温暖的感觉。假期里我把她捐赠给了老家村里的一位老人。老人平日生活孤单,我去的时候她身上穿的衣服有好几件,但都比较单薄。我送上了捐赠的衣物,还简单地为她做了一顿家常菜,老人笑得像小孩子一样。”
李倩文参加了这次“温暖衣冬”活动。李倩文在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大二的时候担任了部长,在这期间组织和参加了多次志愿活动,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不在青协任职后,她仍然对志愿服务有种发自心底的热情,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只要有时间都会积极参加。她说:“之前以衣服捐赠者的身份参加过‘温暖衣冬’活动,作为志愿者将衣服送给需要的人这还是第一次,有着另一种体验。”她将领到的衣服送给了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她说:“老人在接过衣服时,很高兴也很激动。如果可能的话,我真的想带更多的衣服回家,给村里更多这样的老人送去温暖。”
韩旭楠是第二次参加“温暖衣冬”活动,既做了组织者,又担当了志愿者。她把衣服带回老家的时候心里还在担心,这件衣服要送给谁,会不会给受赠者造成不好的心理影响?最终,在妈妈的帮助下,她将衣服送给了一名单亲家庭的小姑娘。父母的离异使小姑娘的生活状况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孩子的心理也变得更加敏感,她的姥姥备感焦虑和心疼。韩旭楠说:“私下里和她的姥姥商量后,我们拆掉了衣服上的标签和贴号,把衣服变成了姥姥给孙女的‘春节新衣’”。
王小龙来自湖北省潜江市,他将自己领到的衣服送给了家乡的一位阿姨。他说:“在了解了阿姨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后,我决定将衣服送给她。她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活动让王小龙看到了一个更为完整的社会现实,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虽然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但还有一部分人生活比较困难。在全社会都在期盼小康社会到来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更应该在生活中懂得并厉行勤俭节约。
廖爽将领到的衣物送给了河北省河间市瀛洲镇大甲村的宋阿姨。宋阿姨的家庭状况很不好,她的丈夫患有心脏病,一直在接受药物治疗,家里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女儿,阿姨承担了整个家庭的经济重担。她说:“在我把衣物送给阿姨的时候,阿姨拉着我的手一直说谢谢。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自己的内心也受到了激励。活动让我们将棉衣传递给了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不仅向社会输入了正能量,也提高了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温暖衣冬”活动传递的并不仅仅是一件件衣服,更是对爱的传递,这一份份爱在寒冷的冬天温暖了一个个人和一个个家庭,这种温暖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温度,更是心灵上的温暖。志愿服务就像夜里的路灯,每多一盏路灯亮起,就会多一片光明。
(本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