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地方是家乡
期次:第1038期
阅读:768
石油工程学院胡景明
翻开中国地图,将目光聚焦在“九省通衢”的湖北省,很容易在汉江的支流上发现一块开阔的平原,那就是江汉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与汉江冲击而成,位于长江中游,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而潜江则位于江汉平原的中部。
说起潜江市,不得不说的是让我们每一个潜江人都引以为豪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江济汉重点工程“兴隆闸”,这是在治理汉江史上的第四次截断汉江,其主要作用是枯水期抬高汉江水位,改善两岸灌区的引水条件和汉江通航条件,兼顾旅游和发电。站在大坝上低头细看,巨大的水流快速地冲过大坝,将大坝震得轰隆作响,白色的水花在坝底回漩,水气随之升腾而起,如梦似幻。到了远处,江水的浪花渐渐退了,复其本色,缓缓流着,蓝色的江水也泛出轻浅的绿色,与远处两岸的油菜花田连在一起。目送,不论是坝上的人儿,还是两岸随风舞动的金黄歌伶,在这天水壮阔的极景中,是对这江水的送别!两岸平原的远处,浓浓的一抹绿将金黄油菜田与蓝天轻轻划开,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树在天地相接之处屹立挺拔。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水杉树,经过第四季冰期后,由于气候的巨大变化,它们几乎全部灭绝。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在湖北边境发现水杉树生长的遗迹,加以鉴定确认后迅速在全世界传播移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杉林在潜江市。一切都是静静的,水杉不动声响立于尘土已过亿年,以后亦将此般挺立下去,向人们默默诉说亿万年的过往,平淡不惊。
作为楚文化的中心区域,江汉平原土壤肥沃,临近水源,为楚国先民提供了良好的农耕条件,造就了其独特的地方文化。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楚人认为自己是日神远裔,火神祝融嫡嗣,日火皆为赤色,故而尚赤之俗源远流长。《楚辞》中有赞美太阳神东皇太一之作《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值得注意的是,楚国人在天文方面展现了极高的天赋,曾候乙墓中发掘出的带有“斗”字天文图像的漆衣箱,标出黄道十二宫与二十八星宿,成为研究和佐证早期先民的宇宙观念的重要标本。古楚国由于地理、历史因素保留了大量原始神话,并逐渐和原始宗教融为一体,在土地的不断扩张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巫鬼文化,通过多种途径给楚国的文学以巨大影响,到了屈原所生活的战国时代,神走下神坛,具有了人性,展现了楚人的浪漫情怀。而在湖北出土的许多漆器中,常常能感受到一系列神秘古怪的意象组合,鹿角立鹤、虎座凤鸟、人身杂糅、龙蟠凤逸,展现了楚人无碍于物、“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的文化精神,而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随州曾候乙编钟和江陵越王勾践剑代表了楚文化的巅峰,集中体现了楚文化的特点。
美丽的潜江,生我养我的家乡;富饶的江汉,我爱我敬的故土。
化学工程学院 王丁于
家乡是一个很美很神奇的地方。这里的人们说:三九严寒桃花开,三伏酷暑冰冰背。
小的时候,我常常想,天上的桃花仙子跟小孩子一样很调皮。在三九严寒的冬季,白)纷飞,水落成冰,山里是晶莹纯白的景色,可是却偏有那一点娇艳的粉红,打破了这白色天地的宁静,好像天地间一下子喧闹了起来,静谧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想要破土而出的生机。生机,那是春天的序曲。在这片生机里,神秘美丽的桃花谷的桃花开了。
除了那个我幻想的桃花仙子,我觉得山上还住着一位山神,他会特意在盛夏的酷暑中送给我们一个消暑纳凉的地方——冰冰背。不管天气有多炎热,那个神秘的山洞里总会有大块大块的冰。洞里的寒冷就如同冬季一样。小时候,在没有空调的夏季,那就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王相岩,商朝“武丁中兴”的缔造者——宰相傅说当初居住的地方。小时候,我只知道那是一座山,对发生在其中的历史和在其中生活过的人物一点都不感兴趣。那是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商朝第二十二个国君武丁与宰相傅说在此相遇,继承王位的武丁不顾群臣的反对,对奴隶身份的傅说加以重用。傅说凭借其文韬武略的才能,辅佐武丁缔造了“武丁中兴”。一段历史里蕴含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是厚重文明累积的开始,这段历史给了王相岩一种厚重感,透着时光沉淀的美。知道这段历史故事后,再来王相岩,我都会肃然起敬。
旅游业不断发展,家乡开发出了百里画廊大峡谷、天开图画黄华山、北雄风光天平山、文物宝谷洪谷山;建设了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写生基地,吸引了越多的人前来旅游。每逢五一、十一等假期,盘山公路上就会停满了车辆,游人如织。现在,不只是临近地区的游客,甚至不只是国内的游客,都来到这个地方旅游。
可是,宁静不再了。以前那个简单的风景不在了,到处都可以看到人工的痕迹。我经常想念小时候的那片风景,也许不会有现在这种精心设置的美丽,可是那时候有乡野村落,青山绿水,虫鱼草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的。
如今再提到家乡时,我总是在怀念和想留住记忆中的那片风景。我想这可能就是乡土情怀吧,因为那个地方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