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寒意未尽,何去何从?

——一个石油学子的思索

    期次:第1039期    阅读:623   

  自2014年下半年起,多年维持在高位的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低,“跌跌不休”。国内外石油公司及行业相关企业,利润纷纷急剧下降,且出现巨额亏损。
  国内油企形势更是不容乐观。2016年1月,中国海油宣布本年度将减产;春节刚过,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是历史上首次主动关停几个小型油田;有“中国第四桶油”之称的延长石油则面临近20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暂停部分油井,领导层和员工采取缓薪和减薪政策。
  整个石油行业寒意袭人。在如此严峻的行业背景下,在校的石油学子该何去何从呢?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关于本次油价大跌,有分析认为是原油供大于求引起的,即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的形势下原油产能过剩。对此,作为石油学子的我们无力改变当前大环境,但也不能因此放弃从小我、从自身做起应对低油价对行业产生的冲击,而是应将低油价下的压力转化为自身发展成长的内生动力,继续坚定信心,转变思想观念,逐步适应这一新形势。
  纵观国际油价所经历的几次大起大落,每一次都伴随着行业的重整洗牌,孕育着新的技术革命与发展前景。尽管当前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发展很快,但油气作为一次能源主体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尽管有预期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作为较清洁能源的天然气的消费量将保持强势增长,这都证明石油学子依然拥有发展的空间。作为石油学子,倘若我们依然热爱着油气行业,此时更是提升自我、积蓄能量的时刻,继续深造,把掌握研发先进技术作为自己的使命。当前国内的原油生产成本基本都高于原油价格,这意味着生产越多赔得越多;现在各油田都在强调“降本增效”,而降低成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技术革新和精细化管理,这需要科技的进步,更需要优秀的人才。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是否也应该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向“石油+”的方向努力呢?虽为石油学子,但并不见得人人都要去油田从事生产,以石油为中心,油气行业具有广阔的天地,我国的非国有石油服务及装备制造市场已有雄厚基础,油气金融、信息、传媒等领域都需要石油学子的参与,我们应当做的就是修炼内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钻研,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当马云都开始进军油气零售业务,当加油站都在大力推行非油品业务开始卖年货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将自己框在传统的石油工程就业领域呢?为何非要去以前该专业大多数毕业生都去的地方呢?创新思维,换一种思路,就有可能柳暗花明,就有可能在新的领域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培养兴趣爱好,谋划新的职业规划。当油企普遍降薪裁员之际,员工现有的生活质量势必将会下降,因此唯有广开财路才能维持当前的生活状态。倘若以前是因为待遇好,没有动力去开拓新职业的话,现在则是不得不去寻找新的经济来源。首先要做的则是心态的调整、思路的转换,放下身段、解开心结,才能更好出击。相信大家都知道我校卖烤冷面的师兄,也应该读过他在地平线BBS上的帖子,从中我们是否应该得到些许启示呢?
  我相信油气依然将是未来几十年内的主要能源,相信油气行业会迎来新的春天。但我不会坐等春风拂来,而是要主动作为,提高自身的能力,靠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