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80后”教师的神圣使命

    期次:第1050期    阅读:757   

  □唐旭
作为青年教师,我想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我的成长体会。
  第一个关键词是“共鸣”。我2002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开始了我与石油大学的缘分。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逐步内化于心,渐渐产生共鸣;这种思想理念和情感上的共鸣也不断促使我前进。例如,2011年学校提出了“强优、拓新、入主流、求卓越”的发展思路,这一年也是我留校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类似的思路与学校同步发展。于是,我保持博士生期间的优势研究领域,作为“强优”方向,而后来博士论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与此同时,我不断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拓新”和“入主流”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在新的研究领域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了高水平国际期刊文章。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求卓越”必须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和奋斗方向,尽管我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但会坚持不懈向之靠近。
  第二个关键词是“传承”。作为石油大学自己培养的青年教师,我始终铭记着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例如,我的导师张宝生教授经常为了很多集体事务而忘我工作,经常忙碌到深夜,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始终根据学生特点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这种追求卓越教学效果的精神在他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后体现得更加明显;他关爱学生、善待学生,为学生搭建舞台,他经常说的“不要怕失败,去干一番事业”影响了很多学生。事实上,这是石油大学很多前辈们忠诚奉献、勇于担当、踏实肯干、超越自我精神的一个缩影,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将这种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少一些浮躁和享乐,多一份踏实和奉献。我会用实际行动担负起“80后”石油大学教师的历史使命,为学校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