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党委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院共产党员、广大师生,紧紧围绕“双一流”的目标和任务,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实现了学院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
强化宗旨意识,突出石油特色,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关键词:服务国家
学院党委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献言献策。“十二五”期间,学院教师党员共承担“97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项、“863”项目(课题)和国家油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研究6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实现本科教学国家级荣誉大满贯(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实习基地、国家特色专业),为石油石化行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和油气稳定增产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服务社会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与社区、农村党支部开展了“1+1共建”。五年来,学院与16个支部建立共建关系,开展支部活动220余次,参与党员3100人次,受益群众超过2万人,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赏。支部共建成果显著,多个共建单位受北京市教工委资助,获评“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并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岗”1项,北京市红色“1+1”优秀示范活动5项。
关键词:服务学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地学院党员教师的教育理念。自2004年学院启动“1+1”爱心助学工程以来,共650人次参与助学行动,资助学生700余名,累计资助金额达85万元。在教授党员的带领下,助学行动扩展到学院大部分教师,树立了关爱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对此做了深度报道,活动荣获北京市教工委德育教育实效奖一等奖。助学举措也培育了学生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五年来,学生党员去西部地区、石油石化一线工作的人数保持在70%以上,为我国石油石化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牢记党的使命,加强制度建设,打造“学习型”党组织
学院党委坚持“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坚持贯彻理论学习制度,将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及思想建设的主渠道,把建设学习型领导集体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抓手。学院党委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源头上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使教师在思想上紧跟时代步伐。
关键词:多读经典
学院党委根据工作实际,将《党委工作方法》《实践论》等纳入教工党支部学习内容,使教师党员保持政治上坚定,党员领导干部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在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员先锋工程”,组织“学理论、读经典”读书报告会,引导学生党员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重在实效
学院党委重视学生党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每年选拔100余名优秀学生党员到克拉玛依、延长油田等石油生产一线开展专业学习,成立了20多个临时党支部(小组),使他们时时得到组织指导,在实践中学知识、提技能,确保学习效果,涵养报国情怀。在理论学习方面,学院党委也举措有利、成效突出,荣获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荣誉称号。
树立担当意识,练就过硬本领,建设“堡垒型”党组织关键词:比学赶超党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实现关键在基层。五年来,在学院党委的谋篇布局下,基层党支部专业特色、党员特长和支部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党建考核一直名列学校前列。学院的四个系、中心均荣获校级优秀基层党支部,地质学系荣获2011年北京市教育工委“教育先锋号”称号,也涌现出一批像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尹秀英这样被学生亲切称为“妈妈班主任”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互帮互助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年都专题研究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学院党委根据青年教师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组建青年教师科研团队;为青年教师配备思想导师和业务导师各一名,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相促进。青年教师姜福杰在导师的带动下快速成长,2010年援疆载誉归来,被新疆大学评为“援疆干部先进个人”,2013年荣获北京市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并获“最受学生欢迎奖”。五年来,学院新增校级青年教学骨干教师5名,5位青年教师晋升教授职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4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7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
关键词:德才兼备
学院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政治担当,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五年来,学院学生党员人才辈出,1人获北京高校成长表率奖;9人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7人荣获首都“先锋杯”优秀团干部称号,9人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等称号;志愿达人———刘畅、扎根西部代表———朱秀香等优秀学生事迹被《中国青年报》等广泛报道。学院党委强调“以党建带团建”,着力发挥党(团)组织的基础性作用。五年来,学院7个团支部荣获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支部称号,2个班级被评为北京市“我的班级我的家”优秀班集体;2个团支部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文/本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