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宏
2016年9月3日和6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举行了隆重的首届新生开学典礼和新校区启用仪式。这是石大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天,距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克拉玛依市签署共建工程师学院协议,共同打造石油石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已整整6年时光。作为一个校区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此时此刻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回顾校区论证、规划、筹备、建设的难忘历程,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看到了一所大学对国家战略的担当,感受到了那些深深打动我们的肩负责任、抢抓机遇的情怀,创造梦想、实现梦想的执著,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奉献。
奠基
2010年9月9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克拉玛依市在长期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签署了共建工程师学院协议。在双方的协议中,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确立了“立足新疆、面向西部、辐射中西亚”的区域定位,以及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企业和市场的高端人才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目标。
对于石大而言,这是学校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优秀石油人才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更好地服务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而克拉玛依市更是将建设工程教育基地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将与石大共建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作为建设“家门口”的本科院校的前期探索。此后,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在石大卓越计划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每年都有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工程师学院学习和开展论文工作。
2011年,克拉玛依市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全面援助下,从校园建设和师资储备等方面正式启动了本科院校(2013年底定名为克拉玛依理工学院)的筹建工作。学校派出当时担任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的詹亚力教授担任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院长并挂职克拉玛依市政府副秘书长,负责学院的前期论证、规划与筹建。由美国NBBJ公司设计规划的占地7200亩的校园开工建设。
推进
为了迎接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在2014年底对克拉玛依理工学院筹建工作的评估,2014年6月克拉玛依市成立克拉玛依理工学院筹建办公室,学校委派我受聘筹建办公室主任,詹亚力教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王和院长和新疆油田公司技师培训学院张金力书记担任副主任,共同负责学院的筹建。
此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先后派出20余位资深教师和专家参与学院校园建设规划、专业论证和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到2014年底,学院的基础建设和教育教学资源已基本具备办学条件,筹建工作得到了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5名现场考察专家的充分认可。也正是理工学院的筹建工作,为后来克拉玛依校区的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遗憾的是,在2015年1月的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上,理工学院的申办未能获得批准。但是,在筹建和申办过程中,自治区和克拉玛依市对于办一所高水平工科大学的热切期盼和热情投入,给教育部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克拉玛依办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长期合作关系,教育部建议自治区和克拉玛依市将理工学院资产无偿划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并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克拉玛依设置校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部的建议。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自治区主席)克来提·扎克尔亲临校园视察,并看望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生和留学生,)克来提·扎克尔主席在设立校区的报告上批示“加紧推进相关工作”。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刘华和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分别率队到校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到克拉玛依市设立校区。克拉玛依市通过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的充分研究和人大审议,承诺将克拉玛依市已有的以及按规划将建设的办学资源无偿划转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并出台相关政策,设置专项资金支持校区。2015年8月25日,克拉玛依市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这一决定。
设立校区事项还得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的大力支持。一致表示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设立克拉玛依校区工作;中国石油驻疆企业协调组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支持校区建设事宜。
使命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而克拉玛依恰恰处在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泛中亚地区的中心区。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作为支撑,需要培养新疆本土化石油石化专门人才,需要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和就业水平。相对于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新疆的高等教育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工科院校极少,石油重地却没有一所本科院校设置石油类专业,每年从内地高校到新疆工作的毕业生数量不足,严重影响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需要,就是石大的使命。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面对自治区及克拉玛依市的期待,学校以更加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稳步推进设立克拉玛依校区工作。
党委书记蒋庆哲、校长张来斌多次到克拉玛依就办学事宜进行商讨交流。2015年3月,学校成立了以陈大恩副校长为组长的校区工作推进组,赴相关大学的异地校区进行调研,研究工作方案,推进相关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学校初步确立了克拉玛依校区“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创新模式、追求卓越”的建设思路以及“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等,同时确定了克拉玛依校区经过“十三五”建设后的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原则。
学校还先后组织教代会代表、老领导、青年教师代表专程赴克拉玛依市考察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令人感动的是,老领导华泽澎、张嗣伟、李云鹏、葛家理等不顾高龄和酷暑,亲自到克拉玛依市考察。一些未能成行的老领导在听了我的汇报后,也对校区办学表示支持并积极出谋划策。
2015年7月22日,张士诚副校长代表学校与克拉玛依市签署了《克拉玛依市政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设立并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合作意向书》。9月15日,学校召开“双代会”,一致同意设立克拉玛依校区。9月18日校党委全委会决定向教育部申报设立校区,并于9月23日正式向教育部递交了请示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等。至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关于申请设立克拉玛依校区的程序全部完成。
教育部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设立克拉玛依校区给予了大力支持。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同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10月22日我正在山东大学(威海)进行校区建设的第二次调研,当晚得到教育部批复的消息后,到海边静坐了很长时间,看着汹涌的海潮,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圆梦
教育部批复同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设立克拉玛依校区后,校区全方位建设加快步伐。
12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乌鲁木齐举行了校区揭牌仪式。12月24日,校党委决定成立校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全面负责校区的建设管理。此后,领导班子成立,中层干部队伍通过竞聘等方式产生,教师和非教师岗位人员招聘工作完成。
2016年5月,教育部批准了克拉玛依校区的本科招生独立代码和招生指标。8月23日,首届460多名新生走进红山湖畔美丽的校园。
初秋的克拉玛依,天空格外蓝,云朵格外漂亮。走在校园里,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教学楼,一栋栋高大的实训厂房,看着刚刚来到这里的新生们一张张年轻的笑脸,幸福感和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校区的今天,得自教育部的主导关心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得自克拉玛依市党委和政府从土地、资金、校园建设、人才引进等各方面给予的全力支持,得自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果断决策,得自全校师生员工的齐心协力,凝结了太多人的心血!
如今,在这片热土上,我们正走在一段充满激情的新征程上,新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而新的梦想正和新栽下的小树一起成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克拉玛依市签署了共建工程师学院的协议。
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石大开始长期全面援建克拉玛依理工学院。
自治区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设立克拉玛依校区。
学校成立了校区推进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具体开展校区设立的相关工作。
教育部规划司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治区教育厅和克拉玛依市及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召开设立校区的协商会。
克拉玛依市与石大签订关于设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合作意向书。
学校第五届六次“双代会”一致同意设置克拉玛依校区。
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关于设立克拉玛依校区的请示》,同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揭牌仪式隆重举行。石大与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设立并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框架协议》。
石大出台《关于建设克拉玛依校区的意见》,绘就克拉玛依校区发展蓝图,建设步伐全面加快。
克拉玛依校区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克拉玛依校区启用仪式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