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学生记者 卞琴琴
站在献血队伍中等待验血结果的武林芳,与身边的同学自然地交谈着。除了神情中有些不一样的淡定从容,从这个资源与信息学院地质专业大三的女孩身上,看不出什么与其他同学更多的不同。
2008年3月1日,这个眉清目秀的女孩第四次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
三年前的夏天,武林芳刚刚从高考那场没有硝烟的残酷战争中走出来,等待着还有许多未知数的新生活。走在街头,她第一次看见流动献血车,内心突然涌出莫名的热情,希望自已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带着第一次经历的些许紧张,她在医生的指导下献了200毫升的全血。
上了大学后,随着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多,武林芳参与献血的爱心与热情更加高涨。2006年9月和2007年7月,她先后两次在西单文化广场献血,每次都是400毫升。“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血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是经常发生的,适度的献血能促进体内血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的循环,有益于自身机体的健康。”对于身边同学的担心和困惑,她总是很专业地耐心解释。
母亲知道武林芳无偿献血的举动后,也曾非常担心女儿的身体健康。她轻松地安慰妈妈:“你放心,献过血后半年我都没怎么生过病,连小感冒什么的也少了很多呢!”妈妈不仅被女儿的爱心深深地感动,而且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女儿,自己也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
伸出手臂,武林芳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她说:“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偶尔捐几本书,也没为社会做过什么贡献。现在可以献血,虽然不知道谁会接受我的帮助,但一想到自己的付出可能会让别人的生命受益,心里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