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行探亲记
期次:第1058期
阅读:678
屈指算来,媳妇离家到石大克拉玛依校区工作,已近两个月了。借“十一”国庆长假,前去探望,顺便领略一下浩瀚的西部戈壁,整个行程3100多公里,飞行近4个小时。
出航站楼,就看见媳妇和她的同事来接站,顿时感到心里暖融融的。
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白白的云朵。车,行驶在宽阔无比但车辆极少的马路上。看着道路两旁茂密的树木和良好的植被,以及远处那广袤无垠的原野,呼吸着清新无比的空气,整个人顿时心旷神怡。
也许是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也许是因为思念,看着这座安静美丽的城市,突然眼中有些湿润,心中有一种感动,克拉玛依城啊,在第一眼看见你的时候,就喜欢你了……我想象中的西北边陲,是王之涣所描述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样子,但媳妇带我游览克拉玛依河之后,我才感慨克拉玛依城是“天高云淡高原蓝,不是江南胜江南。风吹水面波连岸。克拉玛依河,彩虹飞度汉”。在与媳妇夜游克拉玛依城时,也感受了一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十几天的假期里,我几乎游遍了克拉玛依城,也逛遍了美丽的、没有围墙的石大克拉玛依校区。在校园里,多少次,我想走进教室,去看看努力学习的莘莘学子,也想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但,我又怕惊扰他们。
游览克拉玛依城之后,我不禁感慨,我爱这里的地广人稀,我爱这里的慢节奏生活,我爱这里的无敌蓝天,我爱这里视野开阔的戈壁滩,我爱这里清新的空气,我爱这里宽阔、车少、人更少的马路,我爱这里纯朴、善良、憨厚、实在的老百姓,我爱这里默默无闻开发大西部的劳动者。
克拉玛依是这些在疆石大教职工们的第二故乡。在这渐渐寒冷的秋夜,会有多少离别的家庭在牵挂着他们的冷暖?独在异乡,他们会面临很多困难,千里相隔,想牵对方的手,相互关照与安慰一下,也已然成了奢侈。
遥想在1955年6月14日,由8个民族的36名职工组成的独山子矿务局的青年钻井队,进军克拉玛依,在距黑油山东南方向5.5千米处的1号井完井出油,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从此,也揭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新时代。未曾想,在60年后的2015年12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揭牌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2016年9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为2016级新生举行了开学典礼……目前,中国石油大学赴疆工作的教职工队伍,已在克拉玛依校区安营扎寨,生根发芽,开拓新的天地。虽说时代不同,却有同工异曲之妙。这些在疆工作的石大教职工们,离开了自己的小家,以校区为大“家”,全身心地为校区发展贡献力量,一心一意为学生着想。尤其是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工作骨干,肩负的责任多,工作内容多,克服困难多,解决难题多,他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愿石大克拉玛依校区的教职工们,如同校训一样“厚积薄发,开物成务”,教书育人,授业解惑于年轻的学生,让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在石大克拉玛依校区发光发热!文/胡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