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我迎接挑战“职”面未来

    期次:第1058期    阅读:722   










  10月14日的2017届毕业生秋季大型校园双选会现场,人头攒动却又秩序井然。这是石大面对2017届毕业生的首场大型双选会,吸引了110余家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岗位2000余个,涉及专业包括石工、机械、化工、自动化、计算机、外语类、管理类等,2000余名毕业生来到双选会现场投递简历并与用人单位交流。
  这场双选会只是石大多方为2017届毕业生寻求和提供就业机会的举措之一。9月29日和10月13日,石大组织20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毕马威中国举办的2017届理工类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宣讲会、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北京化工大学举办的2017届毕业生秋季双选会;9月29日,石大在校内举办了“关爱学生助力就业”求职就业指导活动,6位校内外专家及老师为120余名2017届毕业生解读就业政策与流程、诊断简历、提供求职面试以及职业规划等指导和服务,针对毕业生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做”求职建议。
  毕业生求职都有哪些自己的想法?他们的个人素质是否符合招聘单位的需求?来看看石大毕业生和招聘单位代表都有哪些观点。
  求职过程中,专业是否对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对此的看法都很多元化。北京东方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崔女士说,对于石油类、化工类等专业技术岗位而言,需要毕业生有专业知识储备,熟悉行业标准和规则,专业对口很重要。而北京对啊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飞燕则认为,工作不一定要和自己的专业完全匹配,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往往比专业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毕业生中,有对专业对口要求特别高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徐宏超认为自己掌握的不只是专业理论知识,更有着专业的实践技能,“学习油气储运已经七年,所以在找工作时我的首要条件便是专业对口。”
  “我并没有考虑到太多地域因素,能够留在北京或者留在家乡附近最好。”王梓曼的想法也许代表了大多数女生的心声。双选会现场,她向4家公司投了简历。“遇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时肯定会全力去争取,但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我也可以接受,前提是这份工作足够适合我!”她建议学弟学妹,如果下定决心今后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就一定要好好学习,提升自己;如果不想再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在校期间就应该积极去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给自己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于不同招聘单位而言,需要的人才类型不相同,招聘过程中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毕业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大多数招聘单位所看重的。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因为招聘的多为技术师、工程师类的技术岗位,更加看重毕业生的专业学习成绩。而北京乐教乐学科技有限公司的HR表示,“只要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好,学习能力强,即使专业不对口,我们也愿意培养。”
  北京华脉世纪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代表表示,一份简历、一张成绩单以及各种证书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在招聘面试中,我们会对应聘人员的性格、态度、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出评价,从而判断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北京对啊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飞燕认为一个人的情商、“逆商”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会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在逆境中成长就需要有“逆商”,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对那些已经符合基本要求的应聘者,企业会有哪些加分项目呢?担任过学生干部或者参与过社团管理的身份会给毕业生“加分”不少,因为招聘单位认为这样的应聘者往往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拥有与专业有关证书的应聘者,企业也会给其“加分”。
  有些同学为求职做了多方准备。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王美晨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新闻系,求职时除了找一些和她现在所学的思想政治类专业相匹配的就业岗位后,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她所考虑的。
  在接受采访的一些毕业生中,我们发现,男生在求职时有更多想法,也有更多的闯劲,适应新环境的意愿也更强烈,离家远近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是否有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而女生更多的是考虑工作地点最好要离家近一些,这样方便照顾父母;工作性质最好稳定一些,因为毕竟今后要成家立业,自己在家庭中所承担的分量更重一些。
  面对就业市场新形势,怀揣梦想的毕业生应该做的就是准确把握自身情况,树立合理就业理念,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为自己成功开启走上人生新舞台的第一扇门。
  文/学生记者 古小龙 王悦 杨利 张丁于 刘帅 图/袁宪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