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人才

第一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

    期次:第1062期    阅读:988   










  本报讯 10月28日至30日,第一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经过36名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18个学生团队和24名学生过关斩将,从报名参赛的19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83支团队、1061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勇夺大赛综合组、单项组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第一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共同承办。大赛本着“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的理念,旨在为全国的石油学子打造一套“学习、竞赛、研究”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平台,让参赛学子在比赛中夯实专业基础,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增强专业技能,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油气地质专业人才,投身石油地质事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
  在历时三个月的大赛中,参赛学生需要根据赛题设置,以石油地质基本知识和技能应用为基础,提出综合评价方案,主要涉及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方案、沉积相分析评价方案、石油地质综合评价方案、油藏评价方案等。既验证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拓展了学生知识创新的空间。
  在大赛开幕式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雷玉江强调近年来石大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度文化,按照聚焦专业优势、办“一流大赛”拉动创新需求的思路举办全国油气地质大赛,是希望能将大赛打造成为培育油气地质领域精英的舞台。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表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将与各方一道努力,把大赛打造成全国石油地质领域青年学子学术交流的“嘉年华”,希望参赛选手通过大赛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组委会主任贾承造指出,地质人通过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认识、积极创新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鼓励广大石油地质学子培养创新能力,力争成为满足石油石化行业需求的高级石油地质人才。
  在大赛颁奖礼上,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地质师、中海油研究总院副院长邓运华认为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将“学、赛、研”有机结合,对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石油地质学子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专业竞争力,成长为“高端石油地质人才”。
  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金之钧认为,科技将在石油行业未来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驱动作用,希望广大石油地质师生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脚踏实地、矢志不渝。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指出,石大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使命追求,通过举办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为石油地质学子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技能搭建平台,希望石大今后与石油企业、兄弟院校一起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油气地质专业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第一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总地质师董月霞,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吕延防,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刚文哲、副校长庞雄奇、副校级干部鲍志东等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以及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石油公司和各石油、地质高校的领导、大赛评审组专家、领队及指导教师出席了开幕式及颁奖大会。
  大赛期间还举行了研究生学术论坛、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知识竞赛、院士报告会等活动。石油地质学子就油气地质知识同台竞技、交流研讨,聆听了学术讲座,激发了对油气地质研究的热情,坚定了对油气地质新领域探索的信心。
  本次大赛还是石大2016年创新创业文化周的主要内容。大赛期间,到场嘉宾及师生参观了石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
  (郭铮 宋立斌 尚春江 杨颢 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