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

    期次:第1076期    阅读:791   

  □黎安慧(理学院)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在这微风暖阳中周末不出去走一走,确是有负这大好时光了。于是邀一二好友外出踏青。不知是我个人感受还是大家都如此觉得,从昌平到市内各景点都得坐两个小时左右的地铁,外出一趟,甚是疲累。倒不如找个自行车骑骑来得妙。
  昌平见得最多的是小蓝车,偶尔也会见到小黄车和小橙车。每次见到想要扫码骑走时才发现,车子不是刹车坏了就是座椅坏了,若是完好无损的,那必是已成为他人的专属坐骑了,令我甚是恼怒与无奈。当然,此种情况并非只在昌平地区存在。在各个地方,尤其是旅游景点附近,共享单车随处可见,被破坏的也数不胜数。国人戏称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这确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的素质问题了。在北京某一小黄车修理站点,每天都有大量坏掉的小黄车被送来,站点20多位师傅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也修理不过来。这一排排的被破坏的小黄车,有的被刮掉车牌号,有的被卸掉车锁、车圈或者车蹬,甚至有人换掉二维码,让扫码的人手机中病毒……有时真的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智慧,这样的损招都能想得出来我也是甘拜下风了。可是这样的“胜利”只会令人作呕。
  共享单车被破坏的情况为何会如此严重?我想,首先是人们一种“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虽然不缺这一辆自行车的钱,可是若是白得到的,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要白不要。其次,有些人的恶意损坏也许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现代社会人们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人们都快节奏且浮躁的生活着。生活或工作的不满无处发泄,于是便朝这无辜的共享单车发泄了。当然不排除某些人有对破坏的恶性趣味,只是单纯的想要破坏而已。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些伤害共享单车的行为都是令人不耻的。
  共享单车既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良方,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保护它完好,维持社会正常出行秩序的义务。作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体,我们更应该起到表率作用,而不是带头进行破坏。“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