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中抓住教育改革新机遇
期次:第1073期
阅读:1147
□张奇(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纵观世界能源发展历史,全局性、前瞻性的能源战略是大国崛起和参与世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也需要科学制定包括各种能源在内的国家综合能源战略。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直属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单位,以满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宗旨,以研究解决能源战略的复杂性、前沿性、综合性问题为核心。多年来,研究院创新科研组织和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建设硬件设施,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集能源战略、经济、金融于一体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能源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平台、能源战略与政策咨询服务中心和高级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作为深度依托油气行业的行业特色高校,必然受到行业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在我国,由于煤炭一直处于能源供给的支配地位,油气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只有24%~2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而随着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和能源绿色转型趋势的确立,除了来自煤炭的压力,新的环境约束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也已对我国油气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但与此同时,油气行业同样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虽然我国不太可能像欧洲和美日等国一样能进入一个清晰的油气时代,但油气消费在未来10~20年还会持续增长,预测到2030年石油消费总量比2015年要增长50%左右,而后达到消费峰值;而天然气将进入一个长期的黄金时代,预测到2030年比2015年消费将增加200%,并成为从化石能源向绿色清洁能源过渡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桥梁。
面对挑战与机遇,油气行业必须做出调整:
1.面对目前的国内产能结构性过剩、技术创新性不足等发展难题,需要努力进行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增效,探索适合中国油气行业的改革策略,因此传统油气行业技术创新研发依然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2.要着眼未来,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有选择地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特别是与油气勘探开发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地热领域,以及与化工学科如出一辙的生物质新能源领域。
3.需要基于市场经济原理进一步释放油气市场活力,应用金融工具规避油气国际贸易风险并努力形成反映中国供需的自主的油气价格体系,进而从政策、经济和金融层面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别是油气企业还应该从油气金融中寻找机遇,进行产业链有机整合,提高能效,优化资产,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此外天然气的价格体系需要天然气期货交易市场的支持,天然气的储气建设、管道建设也需要巨大融资支持,这就为天然气金融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新机遇。
在深刻的社会经济和能源形势转型升级中,石大的教育教学不可避免受到影响。面对挑战,我们更应该努力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继续深入做好“实”,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必须突出“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还要强调“融”,融合理工与金融、国内和国际。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经过几年努力已经在能源金融经济领域积累了过硬的国际化和应用化的教育培养能力,未来我们将努力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进一步利用学校的优势油气理工学科资源和金融经济学科资源,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迈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