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体味职业的崇高

    期次:第1080期    阅读:760   

  2003年5月12日,抗击“非典”疫情的石大校医院护士们合影。



  □徐春平(校医院)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去医院看病,在医院大门右侧我看到了一尊洁白美丽的女性雕像,她面带微笑,是那样的和蔼。我好奇地走过去,仔细地阅读了下面的简介:南丁格尔——护理事业的奠基人,1854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她带领38位护士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护理伤员,使受伤士兵的死亡率由55%下降到2.2%,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时我就立志长大以后当一名护士。初中毕业时,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卫校。
  曾经有一位前辈这样说过:女性从事护士这项职业是最合适、最得体也是最崇高的,眼泪,为别人的悲伤而流;仁慈,为善良的心灵而发;同情,给予不幸的患者。曾有一个小女孩对我说过:
  “阿姨,你穿着洁白的护士服真漂亮。”这句话让我激动了很多天。
  南丁格尔曾经说过:
  “护理工作是最精细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具备特殊的职业素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病人为中心,对各种护理技术精益求精,尽量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如静脉输液基本上都“一针见血”、肌肉注射努力做到无痛注射;同时也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练就一套扎实的基本功,让患者信任。为了练好基本功,有的护士废寝忘食,参照护理程序刻苦训练,一项操作要练上上百遍,直到大汗淋漓;有的护士为了提高注射技术,两人轮流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手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校医院虽然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但担负着全校上万名师生员工的医疗保健、计划免疫、公费医疗等工作,为了弥补人员严重缺编的状况,医院实行“一人多岗”,坚持首诊负责制。护理工作也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8名护士要承担门诊注射、治疗、观察、换药等工作,还兼心电图操作,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物品消毒供应、心理咨询、急诊出诊、外出保健等工作,几乎人人都是“一人兼多岗、一身兼数职”,同时要参加值班。为了保证医院工作的开展,遇上急诊或特殊情况,不管是休息还是当班,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随叫随到,从没有人提出什么怨言、要什么报酬,能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工作,我感到很骄傲。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这是我们护理工作者任劳任怨的精神支柱,是护士能够忍受超负荷劳动的力量源泉。都知道护士工作辛苦,其实最苦的不是整日脚步不停地奔忙,也不是应接不暇地为病人服务,而是作为一名女性对家庭的那份歉疚。2003年,面对SARS的肆虐,为了患病师生能正常安全就诊,避免交叉感染,校医院设立了发热门诊,并进行了精密的设计,把血液分析仪搬到了发热门诊,隔离出了发热输液室,成立了发热留观区,对发热病人集中治疗、护理,降低转诊带来的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可是,大量的发热病人留在自己身边,医务人员就不畏惧吗?他们承受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压力,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但是大家没有人退缩,有的大夫生病了,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了避免感染,校医院拒绝了所有的陪护者,由我们医生、护士全程陪护,把每一位发热的同学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叮嘱他们别紧张,注意休息,无数次地帮他们测量体温、倒水喂药、送水送饭,无微不至,感动得那些同学热泪盈眶。校医院的医务人员常常说,这些生病的孩子远离父母,需要有人去心疼、去照顾。只要他们的体温一点点降下来,只要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患者的不理解甚至责骂,我们也受过委屈,但我们从来都是藏起泪水,继续尽心尽力、热情周到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用真情用行动,用最善良的爱心去化解患者心头的疑云,赢得患者的尊重。上学时,老师曾说过:“护士职业是一个用心灵沟通心灵,用生命温暖生命的事业。”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面对病人,一声温和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的力量。充满爱心的语言,虽然不是药物,但有时会起到一般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就是以这样真挚的爱心收获着无数的感激与敬意。一声谢谢,让我们无怨无悔!
  春华秋实,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每当看到一批批大学生从学校健康阳光地走向社会,我们内心无比欣慰!我们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我们算不上栋梁,但我们是托起栋梁的砖砖瓦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份力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细细品味着职业的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