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创新班——

带着梦想起航

    期次:第812期    阅读:1015   




  创新计划实验班是我校为积极构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探索尝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中适应未来全球化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首届创新计划实验班从2007级学生中选拔产生,采取两段式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基础教育阶段,共计三个学期,一年半时间;第二阶段为专业培养阶段,共计五个学期,两年半时间。第一阶段强化通识教育类和基础类课程的学习,教学计划在学生原入学专业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着力加强数学、物理、英语与计算机等课程。
□学生记者 徐修文 冷伟
他们很普通,像所有石大学子一样,过着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他们又有些不一样,因为“首届创新班学生”的身份,因为从近1700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优秀。
  带着一丝好奇和暗暗的钦佩,我们走近我校首届创新计划实验班——两个有些神秘色彩的班级。
关键词之一 忙碌
接到采访任务后,记者立即到隔壁宿舍去采访创新2班的安志斌同学。去的时候,已经晚上10点了,但他仍在外上自习未归。等了半个小时后,他终于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回来了。他看上去有些疲惫,听说了记者的采访意图后,他笑了:“创新班挺好的,尤其是学习氛围很好,大家都有忙不完的事。日复一日的学习虽然有点累,但这样的生活让人觉得很充实。”
关键词之二 丰富
创新班学习紧张是公认的,但事实上,创新班的气氛并不是外人想像得那么压抑枯燥。来自资信学院的一位同学说,同学们在一起,关系挺融洽的,虽然大家的空闲时间很分散,无法经常集中起来开展集体活动,但同学之间也会在学习之余三三两两地一起打球、逛街、聊天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让他特别开心的是,在创新班交到了很多非本专业的朋友,“怎么说这都是人生非常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之三 友情
在对创新2班团支书王帅采访时,我问他:“你们创新班学风如此好,大家如此忙,而且宿舍也不在一起,那么同学之间的感情是不是很淡呢?”他回答说:“其实,大家感情挺好的,一起组织出去爬山,也经常约着一起上自习、打球什么的,尽管次数少了些,但是每次都很快乐,大家都很珍惜彼此的友情。”另一位来自机电学院的同学也说,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或者找老师解决,“跟着大家的节奏走,互相帮助,觉得学习也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也不会轻易掉队的”。
关键词之四 压力
据创新辅班导员介绍,创新班的学生如果有两科不及格就会被淘汰出创新班回到原班级去。创新2班虽然已经划入石工学院,但课程设置还是和其他的石工班有所区别。原石油工程专业、现创新2班的学生陈龙在接受采访时说:“班级的学习氛围本来就很浓,又实行了淘汰制,所以大家压力都很大,都在认真学习,有点儿高三的味道。说实话,课余休息娱乐时间的确比其他同学要少得多。不过,有时候,我们会一起约着去打球来缓解一些压力。”
关键词之五 期望
创新2班班长易杰在接受采访时,帅气的脸上不时露出自信的笑容,他说:“创新班和普通班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的氛围。我们很感谢学校创办创新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成才机会,我们也期望和其他的班级一起走在‘厚积薄发’的路途中,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