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脸识别”分宿舍“互联网+”迎萌新
新媒体新技术成为中国石油大学新生入学报到“好助手”
期次:第1088期
阅读:935
“互联网+”时代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和集成,也为创新工作方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今年的迎新季,中国石油大学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手段完善新生报到入学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8月26日至27日,为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2017级本科新生的到来,石大启用了“微信迎新系统”,来校报到之前,新生只需通过手机登录系统完成认证,就可以提前查询住宿地点、住宿费标准、来校路线、住宿设施条件等信息,还可以通过留言板和微信后台提问与留言。据统计,系统共回复新生各类咨询信息4000余条。在新生办理报到手续过程中,学校运用人脸识别系统,实现智能化入住登记,优化了学生公寓入住流程,省去了核实证件和查找宿舍信息的步骤。宿管可通过平板电脑和人脸识别设备快速对学生信息进行查找,并可以对各个公寓的实时入住人数进行监控,让刷脸入住成为现实。
除了为新生提供优质的报到服务,学校还充分运用新媒体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学习方法、树立发展目标。
化学工程学院在新生报到前开展了辅导员在线直播课的特色工作,新生可通过新浪微博“一直播”平台直接与辅导员实时沟通,提前解决入学的疑问与困难。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韩瑾说:“通过直播课的开展,学院能够把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前置,尽早发声,让学生更早接触到正能量。在报到之前已经有超过80%的新生看过辅导员直播,新生表示对这种形式非常欢迎。”来自黑龙江的新生姜姗说:“没想到我们的辅导员这么平易近人,他们在直播里很热情,很可爱,帮我解答了很多疑问,非常感谢他们。”在开学前的几周里,化学工程学院一共进行了6次直播,累计时长超过10个小时。不仅是新生,还有很多家长和热心网友观看了直播,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1.3万人,引起了网络上的热议。
理学院为迎接新生,利用蓝墨云班课手机APP,开设了在线“云课堂”,新生可通过下载手机软件,学习其中的资料并参与互动。理学院辅导员胡锐说:“利用这个软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可以实现空间、时间和内容上的拓展,2017届新生主要由‘99后’、‘00后’构成,他们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腾飞而长大,对新事物充满兴趣。我们通过制作视频、H5、互动任务等形式,提高亲和力,让新生‘未至石大,先闻其声’。”来自吉林的新生王鑫说:“使用这个软件很有趣,不仅可以了解我们最想知道的学校信息,还可以做任务赢积分,随时随地学知识。”理学院学生工作团队还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和教育部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制作编纂了全国首部思想政治教育类互动云教材《纵览大学全程,系好第一个纽扣》。全书采用流式数字排版技术,使用了23个视频、70个气泡注解和相关资料网站的扩展链接(拓展资料20余万字),112张图片,1158处交互式体验和任务,让学生充分投入教材学习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新生入学教育效果。
如果说新媒体缩小了学校与新生之间沟通的距离,减少了报到花费的时间,为新生入学带来了高效、便捷、时尚,那么,看似传统的志愿者接站、学长学姐迎接特别是师长与新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则更多地给刚入大学的新生带来了心与心的贴近,让初入校园的他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情,内心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更加强烈。
新生和家长们对学校有温度、有情怀的迎新工作纷纷“点赞”。来自安徽的新生卢京徽满怀感激地说:“报到时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真诚,高效。学长学姐们真诚而又无微不至的服务让我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师长们充满关爱的叮嘱和教导让我的心与学校贴的更近,学校高效的办公让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不至于手足无措,这些都让我感到来到石大这个充满爱的地方,真的好幸福!学校好赞!”新生崔津铭的母亲说:“我们家长对学校的迎新工作十分满意,学生从进学校到宿舍,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工作效率很高!”
新起点,新希望。愿2017级新生都能拥有精彩的大学生活!文/母健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