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忠厚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教授
今年,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青年教师郝世杰喜讯频传:先后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此前,他入选了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先后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的项目资助,并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成为石大首位青年长江学者……这距离他2013年从中国石油大学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如今只有33岁的他已经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了。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郝世杰对科学研究执着追求、对教书育人尽职尽责的最好回报,但他却说:“我只是一个在重要关口做出自己选择的‘幸运儿’,是母校为我们青年教师开拓了多元化的成长通道,让我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驶入了‘快车道’。”石大的“幸运儿”不只郝世杰一个,在学校为青年教师成长开辟的“绿色通道”上,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为学校人才队伍的新生力量,成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成果的代表。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层次拔尖人才队伍建设成绩突出,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学校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在教职工引进过程中以“科学设岗、按需引进、合同管理”为原则,注重引进人员的科学规划,教职工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规模方面,目前石大共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464人,其中专任教师95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5.0%;其他专业技术岗16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1.2%。学历结构方面,博士已成为学校专任教师中的主力军,占比78.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96.5%。学校加大力度引进海外优秀教师,拓宽渠道派出教师赴海外高水平大学研修,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专任教师中154人具有海外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2%。此外,59.7%的教师具有半年及以上海外研修经历。年龄结构方面,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3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9.9%,36—45岁教师占34.0%,46岁及以上教师占36.0%。职称结构方面,正高职称比例为25.2%,高级职称比例为64.7%,各类职称结构保持稳定。
高层次拔尖人才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学校以高层次杰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各类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健全人才选聘制度,相继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规定》《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奖励暂行办法》《海外教师聘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并以中组部“千人计划”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引智项目为平台,外引内培,使学校高层次杰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自2011年以来,学校新增院士2人、“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完善青年教师发展绿色通道。一是设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加快青年教师融入团队;二是在青年拔尖人才A计划的基础上,扩大遴选范围,增设面向全校所有优秀青年教师的青年拔尖人才B计划及培育优秀青年教师团队建设的青年拔尖人才C计划;三是设立了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培养具有冲击国家“四青”人才计划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通过这三条快速成长通道,学校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开展创新研究,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激发青年教师的活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自2011年以来,学校新增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6人;70余位青年教师通过快速晋升通道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了晋升总数的“半壁江山”;15位青年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占晋升总人数的35.7%。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健全。学校深化职员制改革,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制度、工人考级聘任,实现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等三支队伍全员岗位聘任,初步实现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岗位聘任制度。学校修订职称评审体系,在国际化水平较高的理工学科,优先建立国际同行专家评审,初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机制。学校探索“非升即走,非升即转”的转岗退出机制,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高效使用。学校探索多种用工方式,采用“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办法,拓宽用人渠道,灵活用人机制,健全劳动用工管理体系,人员结构呈现高学历、年轻化趋势。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其道、信其言、效其行,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学生人生“初心”的塑造者、引领者。在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将为石大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石,带来强大而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