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海洋油气生产安全工程”启动
推进海洋油气资源安全研究
期次:第1118期
阅读:920
本报讯 6月20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海洋油气生产安全工程”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石大召开。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副司长易凡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副校长李根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黄维和、周守为、蔡美峰、李阳、武强,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公司总经理彭飞,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杨帆,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等国外大学的8位国际引智专家,来自国内高校的安全领域专家学者、项目成员、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
张来斌、李根生、范维澄、周守为共同为“海洋油气生产安全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揭牌。张来斌为8位国际引智专家分别颁发了“111引智专家证书”。
张来斌从项目背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总体研究方案、研究团队、已有国际合作等方面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表示本项目将以海洋油气生产安全工程为主要研究与应用对象,针对海洋油气钻采安全、海洋生产装备安全、油气管道输送安全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安全科学、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协作,形成满足我国海洋油气生产安全保障的技术体系。
会议期间,范维澄、黄维和分别作了题为“公共安全智慧化的思考”“我国油气管道安全发展思考”的特邀报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分别作了11场专题报告,全面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公共安全、能源安全、海洋油气生产安全以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海洋油气生产安全工程”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依托单位,联合英国、美国、巴西、俄罗斯、丹麦、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1个海洋油气科研团队,紧密围绕我国及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中的重大安全难题开展研究,致力于推进我国海洋油气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度,带动相关海洋油气安全保障技术的产出,并产生相关的一系列标准、软件、技术规程等,加强海洋油气安全保障一体化平台建设,提高我国海洋油气生产及装备系统安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石大“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的引智基础和支撑条件。(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