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恩师汤楷孙先生
期次:第816期
阅读:1371
□俞蓉蓉
令人尊敬的汤楷孙教授离我们而去,又一位油气储运界的老前辈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人格魅力永远铭记在学生心中。
汤先生是原北京石油学院储运教研室第一任主任,也是中国石油储运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石油储运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建国初期,国家急需石油储运工程技术人员,汤先生在石油库设计和经营管理方面曾有过丰富的阅历,因此为创办石油储运专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和张英教授的带领下,该专业的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全国石油、国防、商业、民航、水运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成为我国油气储运界的骨干力量。
记得汤先生给我们上油库课时,使用的教材是前苏联储运专家车尔尼金编写的《油库设计与经营》。为了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接近我国国情,先生以他丰富的工程知识和经验编写了许多油印的补充讲义。在他和张英教授的努力下,北京石油学院储运专业的教材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储运经典教材。目前国内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采用的专业课教材基本上都是这套教材的继承和发展。
尽管汤先生给我们班上课已是近五十年前的事情,但我对他精彩的授课还是记忆犹新。他讲课的最大特点是深入浅出、谈笑风生、气氛活跃,他善于用通俗的比喻解释原本枯燥难懂的专业知识,因而听他的课感觉既学到了知识,又享受了快乐。他教导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每次实习和劳动中,他都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之间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在大跃进年代,我们储55-1班与先生在长辛店油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抡起大锤制作油罐圈壁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改革开放后,国内油气管道、油库和加油站等油气储运设施的建设迅猛发展。为适应石油工业市场化的发展,先生高瞻远瞩,对培养石油运销人才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在他的帮助下,原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创办了石油运销大专班,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当时石油运销人才短缺的矛盾。退休以后,汤先生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校及油气储运专业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不图回报,积极为学校在亚运村筹建中国石油示范加油站出谋划策,充分体现了一位老教授、老专家的高尚风范。
汤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心胸豁达、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尽职敬业,在“文革”那样的逆境中也不畏艰难。特别是晚年病魔缠身时,他还是那样风趣、幽默、乐观,对生命和生活充满信心。按照他生前遗愿,他去世后不举行任何纪念仪式。作为他的学生,我理解并尊重他的遗愿,只能匆匆草成此文以寄托哀思。
先生静静地去了,回归他深爱的大自然。我祝愿他一路走好!我们将永远怀念他、学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