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创新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第三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

    期次:第1127期    阅读:899   










  本报讯10月27日至28日,第三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本次大赛共有16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23支队伍提交参赛作品。经过各校区初赛及决赛评审,共有12所高校的70件综合组、单项组优秀作品进入技能大赛决赛。经过专家函评及现场答辩,大赛共产生综合组特等奖1组,一等奖研究生组2组、本科生组1组,二等奖研究生组3组、本科生组1组,三等奖研究生组6组、本科生组2组;单项组一等奖研究生组4项、本科生组4项,二等奖研究生组5项、本科生组5项,三等奖研究生组8项、本科生组9项,优秀组织奖4项,优秀教师奖8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Geology1artisan”团队荣获综合组特等奖。
  第三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是由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共同承办,旨在为全国的石油学子打造一套“学习、竞赛、研究”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平台。
  本届大赛赛题源自油田一线生产资料的基础数据,以石油地质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为基础,紧随石油行业发展形势。参赛选手需依据赛题提出综合设计方案,主要涉及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沉积相分析、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油藏评价,既验证自己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拓展了自己知识创新的空间。
  石大党委书记山红红表示,第三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兄弟院校以及石油石化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也体现了一代代石油地质人的精神传承,青年学子在比赛中巩固了理论知识、拓展了学术视野、锻炼了创新能力、提升了实践能力。山红红希望广大石油学子涵养浸润石油人的家国情怀,以国家为先、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荣,希望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坚定打造“学习、竞赛、研究”三位一体品牌赛事的初心,扩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三全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希望石油高校携手并进,充分把握机遇,以责任诠释初心,以担当承载前进,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服务社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尚峰表示,石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通过创办各类学科竞赛形成了“学以赛用,赛以促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包括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在内的国内一流能源主干学科竞赛群初步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经过三年发展,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从起步到壮大受到企业、高校、社会媒体和广大学子的赞许,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阳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激励石油石化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全国油气地质大赛是培养油气地质专业人才的品牌赛事。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的机遇下,希望广大石油学子努力汲取知识,为国家石油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能量。
  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理事长李万余表示,全国油气地质大赛是油气地质教育的重要成果,有效推动了高校石油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步伐。作为此次大赛的主办方之一,长期以来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以为广大石油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紧密结合石油石化行业实际需要开展教育培训,助力国民经济和石油工业发展,今后将会一如既往地为大赛提供支持和保障,不断推进油气地质教育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大赛主办单位之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致力于把全国油气地质大赛打造成全国石油地质领域青年学子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希望石油学子在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中锻炼提升自我,为祖国石油工业的未来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小军在致辞中介绍了新疆油田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表示新形势下国家对石油勘探开发提出了新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石油地质人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为来自全国油气地质领域院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平台,希望青年学子加强学习交流,为行业发展、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大赛期间还举行了研究生学术论坛、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知识竞赛等,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国内油气地质青年人才的风采。
  (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