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举措推进“双一流”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印发《“双一流”学科平台及学科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
期次:第1129期
阅读:2443
本报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根据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实施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中国石油大学制定了《“双一流”学科平台及学科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双一流”学科平台建设主要面向“油气科学与工程”学 科 群(2+1+X)涉及的研究领域,其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地质与地球物理、油气转化科学与工程3个平台为强优平台,清洁与低碳能源平台为拓新平台。各平台面向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学科团队,开展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承,带动相关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提升。
由主体建设学科(2+1+X)的学科负责人担任学科平台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学科平台建设目标与发展规划,编制学科申报、评估、检查、验收等学科平台建设相关材料;协助所在学院统筹规划一流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组织申报本学科相关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充分依靠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完善实验室功能建设,实现内涵式跨越发展;统筹学科平台的教学科研人才梯队建设,组织学科团队,遴选团队负责人,调配建设资源,推荐各类学校青年人才;组织挖掘和传承发扬学科平台优秀文化,进行学科平台文化建设,强化学科育人;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承办国际学术活动,大力提高平台学术影响力;负责学科平台建设项目经费的统筹与使用,组织考核团队建设成效及评定绩效级别。
“双一流”学科团队是学科平台的建设形式。学校在学科平台的基础上,统筹建设资金和相关资源,立项支持学科团队建设。学科团队的论证、考核和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支持、动态管理的原则。
学科团队采取双负责人制,按需汇聚人才,成员可跨学院(研究院)、跨学科、跨领域,成员研究方向应接近或互补。
依据学科平台建设方案中的布局和目标,学科团队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团队建设方案的申报、规划、建设、评估、检查、验收的各项组织与协调工作;开展人才培养,进行科研育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实践,培养具有拔尖创新能力的学术人才和复合型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前沿科学理论或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汇聚人才队伍,进行学科交叉、集成和融合,打造研究平台,产出一流成果;建设有凝聚力、可持续的团队梯队,根据学科方向的发展和目标,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挖掘和传承发扬学科团队优秀文化,推进学科团队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大力提高学科团队学术影响力。
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书是学科平台和团队的申报依据,学科平台负责人和学科团队负责人要填报建设申报书和设备论证报告,平台建设方案通过学院方案论证、校外专家咨询论证、经学校决策审批,通过后的平台列入学校“双一流”平台建设计划。(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