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寻访手札
期次:第1130期
阅读:826
转眼便快到了新的一年。
2018年“访校友、迎校庆”活动,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一道无比深刻的印记。我们从六月的筹备到十二月的总结;从忐忑地拨通电话到回校分享校友故事;从西北大漠到南海热带,足迹连通南北贯穿东西。一路走来,我们为校友的热情友好窃喜过;为校友的曲折经历感叹过;为校友的辉煌成就自豪过;也为校友的真情祝福激动过、振奋过。
我们始终记得,最开始时,我们拿着手机紧张地听着校友的回复,期盼着与校友的见面,暗自猜想着即将见面的校友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有哪些经历呢,会和我们说些什么呢。当我们把所有人的心得感悟汇聚到一起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中,这段经历竟给我们带来了如此丰富的收获和成长。
华东区:繁华终成背景在华东地区,我们的队伍去了上海、扬州、南京、杭州等地,一路饱含欢愉,也饱含期待。
能在灯红酒绿的城市中,开展一次真诚的、纯粹的、前后辈交流活动,是每位成员的荣幸。走访过程中,大家互相配合,主动分担任务,齐心协力,解决各种突发情况。寻访的顺利完成与每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我们收获了校友的友谊,伙伴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来到大家称之为“魔都”的上海,我们采访了几位杰出校友。石大学子毕业后大多会进入石油领域一展抱负,但有位牛校友却别具一格,从事了文化产业。当年,这位校友怀揣着自己的创业梦,孤身一人来到上海,白手起家,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现在正大力推广黄梅戏。在校友宽敞简单的办公室里,我们喝着茶水,看着他讲述以前的各种跌宕起伏,而又一脸风轻云淡。我们不由得被他的故事所吸引,时而揪心、时而舒心,听完后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盼和向往,更为校友取得的成就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在我们风华正茂时,校友的创业经历启示我们:谁说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我们可以做石油科技的创新者;也可以做繁华都市的金融家;还可以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在我们意气风发时,校友的艰难过往又警示我们:通向成功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华东区:钻井平台深海之家在华南地区,我们的队伍去了深圳、湛江等地。南方的天气是火热的、畅快的,让这次的寻访经历也格外精彩、难忘。
告别了深圳的校友后,我们坐火车到广州,又坐地铁换车站,再坐上去湛江的火车。队伍到达湛江市的那天,巧遇台风登陆,竟让酷暑的八月有了一丝凉意。
那天清晨,我们听着车窗外的大雨,看着副驾驶座位上的刘校友,还在为在火车站出口遇到冒着大雨开车来接我们的校友而发愣,内心满是惊喜和感动,甚至只敢从后视镜中偷偷看校友来隐藏自己心中的紧张。好在校友倒挺自然的,像个大哥哥一般关心着我们路上的吃住情况、休息情况。随着和校友交流的深入,那丝凉意也渐渐消逝。
来到湛江分公司,校友带我们参观办公室,遇到的李先生:“嘿!周末还在公司,哇石大来的小学弟?”参观监控室遇到的张先生:“嗨,你那项目做的怎么样了,哇,石大来的小学弟?”参观党建室遇到的周先生:“嘿嘿,晚上喝一杯去,哇,石大来的小学弟?”他们总是相视哈哈一笑,谈话亲密,像家人一般。经校友介绍我们才知道,遇到的这些大哥哥也都来自石大,也才知道,哪怕是假期他们也奋战在岗位上。
公司、平台就像他们的家一样!家,多么温暖的名词,可对于众多在海上工作的北方校友来说,家成了最遥远的词。校友当中,有的人三年没回过家,有的人离家五年了,有的人甚至七年没回过家。正因如此,我们才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校友;才有解决国际技术难题的校友;才有让我国石油产量翻上几倍的校友。
校歌中唱到“哪里有石油,哪里便是我的家”,是的,家在哪里或许并没那么重要。因为,石油在哪里,便在哪里安家!华北区:向世界温柔地推销自己在华北地区,我们的成员去了北京、天津、唐山、盘锦等地。校友们总说,离母校近,仿佛是看着学弟学妹们慢慢成长。而我们,又何尝不是以各位优秀的校友为榜样,不断前进呢?
他们还说,看到我们就能想到十几年前的自己。鼓励我们趁着青春去奋斗。在一个个的书桌旁、茶桌旁,那些不大的范围里,我们紧紧地、亲密地聚成一团,聆听着他们用温柔的声音,讲诉着自己经历,是分享、是教导、是祝福、也是校友对学弟学妹们的期盼。
还记着石油人中的“铁娘子”卜校友说,塔底的宽度决定了塔顶的高度。她曾走过雪山,趟过沙漠;也曾独自一人出差法国,交流不畅,却依然迎难而上。压力能产生动力,突破压力,也是突破自己。
难忘“神奇营销人”李校友,他放了一段关于自己工作的短片,真诚地教导着我们,也感动了我们。“营销最关键的就是打动人心”,工作和生活又何尝不是呢?
或许我们无法成为最优秀、最耀眼的人,但是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总有人爱着自己。对每位已工作的校友,这个社会爱着他们,他们爱着我们,而我们也始终爱着这个社会。西北区:石油工人那簇沙漠玫瑰在西北地区,我们的成员去了塔里木、延安、乌鲁木齐等地。一路上阳光总是金灿灿的,照耀着我们眼里晶莹的泪光,我们知道,这次寻访必然会是刻骨铭心。
去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路上,我们先是到达了轮台县,途中遇见了豪迈的司机、又和热情的电视台阿姨畅怀交流。路途遥远,一路颠簸,大家都疲劳极了。但是,当我们抵达和田河作业区时,校友一句“你们好,辛苦了!”言语中饱含着疼惜,让大家感到了浓浓的暖意。随后校友又问我们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到了这漫天黄沙的环境是否还习惯,又给我们准备了最好的食物和最甘甜的水,我们的泪水再也忍不住,趁着风沙溢出了眼眶。
在那里,我们参观了西北油田的三个作业区,然后到研究院、工程院。行程中,校友们不仅为我们讲解了专业的技术,还分享了他们充实的生活。我们也向校友们讲述了学校的发展变化,表达了母校对校友的牵挂。
这片沙漠是荒凉的,塔里木油田据说也是最艰苦的,周边唯一有淡水的地方只有库尔勒市。这片沙漠也并不荒凉,校友们有了自己的大棚菜园,有自己养的鸡、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发掘着石油生活中的无限乐趣。中国的石油开采之路艰苦吗?艰苦!但这群奋斗的石油人让一切有了希望。
这次活动我们好像已经讲完了,但是我们的行程就此结束了吗?当然没有。即使,我们留在沙漠的脚印会被风吹走,留在海边的足迹会被浪卷走,可我们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生奔赴各地,去拜访一届届的校友。
或许有一天,我们这些去寻访的人,成为了被寻访的人,这样想来是不是很有趣呢?我想“访校友”活动是值得我们期待的、用心去做的、持续去做的事。
文/寻访校友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