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最美不过家乡景

    期次:第3期    阅读:772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唐家凯同学的家乡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文化名城。有人说:“第一眼的扬州,让你惊叹生态环境好,是一个生态城;第二眼的扬州,又让人感到浓浓的书卷气,越读越有味道,像个文化城。”这句话精妙地诠释了这座古城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走在城区,每个住宅区都由许多幢漂亮的高楼组成,以前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泛舟水上,赏两岸美景,尝扬州小吃,听扬州小调,怎不令人陶醉。夜晚五颜六色的灯光,路上匆匆行走的人们,扬州人民多姿多彩的夜生活,让这座城市拥有着现代化的繁华,给它增添了一种不一样的魅力。“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自古有着“月亮城”美称的扬州,在保持古典韵味的同时,也正快步走向现代化,向全世界展示她的风采!如今的扬州怎会让人不爱上。
  与唐家凯的江南水乡不同,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学生杨佳晨的家乡新疆乌鲁木齐有着独特的魅力,这座坐落在祖国西北角的城市正在慢慢跟上祖国发展的脚步稳步向前。杨佳晨父母那一辈人响应祖国号召,来到新疆扎根。那时出门都是靠走路,连公交车都没有,更别提BRT(快速公交系统)和地铁了。回想乌鲁木齐从拥挤的“大通道”公交车到宽敞的“博格达”客车,从“看风景错过站”的木制观光车到如今便捷、舒适的旅游观光专列;从固定线路到定制公交;从最早的2条公交线路、8辆公交车到如今的200多条线路4500余辆公交车;从人工售票到手机支付,这些变化包含无数乌鲁木齐人的努力和奋斗。
  几年前,乌鲁木齐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记得当初为了实现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每条大街小巷都播放着《红绿灯》、《中国人的宣言》这两首歌,相信每位乌鲁木齐市居民到现在都还非常熟悉创建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的内容。2018年,乌鲁木齐市首条地铁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有了地铁,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然而这些离不开每一个为之努力的人们,工程师投入了大量精力设计了一个个地铁站,工人们流下了许多汗水修建每一米的地铁轨道,司机师傅们用百分之两百的专注保障着市民朋友们的生命安全。各行各业每一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更加美丽、更加繁华的乌鲁木齐。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学生崔润麒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朝阳区的东风公园在他小时候仅是一片田地,虽然没见过有人在那里播种,但能想象撒下种子、长出果实的样子。后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树苗,渐渐的它从一片光秃秃的田地变成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会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从比较低矮的桃树上摘下还没有成熟的小桃子,往身上擦一擦,甭管脏不脏就往嘴里放,啃了一口觉得十分难吃就把它扔掉。等到他上学的时候,工作人员在树林间铺了许多小路,在土坡上修建了乘凉亭子,在空地里建起了小房子,在路边摆放了长板凳,还修建了人工湖引进了活水,养起了鱼。整齐的草坪取代了以前的杂草,人工种植的鲜花取代了丛生的野花,为这片土地增加了更多色彩。回想着这方天地的变化,其实不仅仅是这个公园。曾经的平房变成了现在的高楼;曾经的羊肠小道变成了现在的康庄大道;曾经的自行车变成了现在更加方便且环保的地铁。东风公园也仅仅是这变化中的一个缩影。
  每个人的家乡都很美。扬州的美,镶嵌于园林的韵味,流淌于运河的绵长,陶醉在小调的悠扬。乌鲁木齐的美,源起于各民族的团结,融化在市民们的笑容,沉浸在各岗位的付出。北京的美,沉醉在安静的街巷,折服于飞速的发展,感慨于无尽的繁华。我们可以把这三座城市看作是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的缩影,是经济、民生等方面实力的不断增强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创造了这些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了如今美丽、富强的中国。
  过去是带有古香古味的记忆,现在是飞速发展的时代列车,未来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面临的挑战。作为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积累知识,未来将知识从课本搬到生产实际中,积极投身于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事业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继续建设更加强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