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来,中石大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思政课正在悄然“变脸”,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了学生的真心喜爱。
提高站位,全面推进一年来,学校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全面系统、注重解决问题,通过党委专题研究、中心组联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等来推动思政课建设。党委书记主讲新生”开学第一课”,校长定期举办“校长下午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先后邀请中国海油两任党组书记、董事长来校主讲“领导干部上讲台———国企公开课”,为师生作石油精神主题报告。
多措并举,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给予的充分肯定;“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根本要求。
队伍制度建设。学校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突出顶层设计。在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振兴计划》基础上,研究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系列专项文件,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水平人才和青年人才引进工作规定》《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聘任条件的规定》《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岗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的规定》等,为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教师能力建设。在强化教学纪律管理基础上,通过创新思政课集体备课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现场教学、参加“周末理论大讲堂”、参加思政课教学基本功比赛、建设“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等,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力明显提升。
“三优计划”助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课程优化计划。调整创新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完善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重点围绕石油文化等开设系列选修课程。今年3月线上开学,也是在迎战疫情的关键时期,学校精心组织教师线上开展“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题活动,将疫情防控当作最鲜活的思政教材、最深刻的思政课堂。
实施教师优能计划。完善思政课教师人才引进制度,加快配齐建强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立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聘任兼职思政课教师。制定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组织教师开展案例式社会实践研学。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的经费支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类成果的奖励力度。制定了校院两级思政课教学名师培育计划,把思政课教师纳入校级“优秀青年学者培育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人才培育项目。改善了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建立了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实施课堂优先计划。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推行专题教学,开发引进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库,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蓝墨云、雨课堂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构建完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专家评教的塔状评价体系与分类反馈督导机制。
一年来,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成绩显著,先后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1项、北京市教工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0问”系列重大项目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进一步助推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率”提高彰显思政课“七十二变”
一年来,思政课不仅“抬头率”高了,“点头率”“回头率”也高了。如何更好地以“走心”的方式讲好思政课,带动学生“入脑入心”,并在人生关键的“拔节孕穗期”系好第一粒扣子,是全体中石大思政课教师坚持不懈的追求。
一是坚持理论供给与解决学生需求相结合,成为“解惑”的思政课。理论讲解与学生需求合拍对路,思政课教师通过接地气的授课方式让“知识传授”和“情感共鸣”结合发力,靶向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同色同调,成为“看风景”的思政课。学校建立了多个“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基地,组织青年大学生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展实践,在现场教学中一路走、一边看、一直学,思政的课堂越搬越远、思政课的讲台越来越宽。
三是坚持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共舞,成为“移动”的思政课。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将微课、慕课、网络课堂等运用于传统课堂,引入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元素,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是理论教育与关爱学生相结合,成为“回归爱”的思政课。“有危险找警察,有困难就找曹老师”,“丁老师愿尽自己所能,全力以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仁者爱人,这些暖心的话语,不仅是教师在思政课堂上的真情流露,更是在日常生活里关爱学生的春风化雨。
围绕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师生获得感,学校将进一步坚持战略思维,明确思政课在育人中的定位,营造全校重视思政课建设、着力打造思政“金课”的良好氛围;将进一步坚持目标导向和辩证思维,加快推动思政课改革建设的探索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