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大课,我们的收获!

    期次:第5期    阅读:1092   












  为了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于3月9日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通过“思政大课”,中石大学子如坐春风、收获满满。
  地球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黄承伟说:“在课堂中我了解到祖国在疫情防控的道路上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也正说明党和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如此严重的疫情灾难面前的应对能力,也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强大力量和显著优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沉着应对危机,凝聚起了奋起抗疫的磅礴力量。我一定会积极响应,从自我做起,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斗争做贡献!最后,我想致敬那些身处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众志成城,打赢这场战役!”
  石油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赵沁萌说:“国之危难时是彰显民族精神的最好时刻,这次疫情防控更是对中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精神的诠释。白衣天使是最美逆行者,青年突击队现身各个领域,中国共产党员冲锋陷阵。这不仅是奉献精神,也是一种责任担当。而此次大课堂中,每一位教授的演讲都强调了党的领导:一线的奋战到后备力量的支持,每一道防线全面明确任务,从国家的组织到地方的配合,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担起时代之责,坚决守护心中爱国情怀,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把青春写入祖国的奋斗征程中!”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2017级本科生袁文典说:“伟大时代需要伟大斗争。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恰恰是对我国综合实力的一次摸底检测。在政府层面,我们看到了各级政府行动迅速,扎根基层,实事求是。在社会层面,各个社会团体积极援助,无论是企业还是志愿者协会,都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群众层面,各地人民积极抗疫,坚持居家自我隔离,坚决完成防疫工作各项任务。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让我们为这次疫情向全国乃至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世家说:“疫情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人品之高尚与低劣;疫情是一道分水岭,区分百川之泾清与渭浊;疫情是一本教科书,教会我们甄别善恶美丑;疫情是一张大考卷,考出我们的自律与放纵。通过这次疫情,人们清楚地看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国制度的最大优势。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大力动员群众,严防严控,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从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相信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地球物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路浩浩说:“2020年,本来寓意很美好的一年,疫情的突然来袭给这美好的一年蒙上了灰尘,但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以无比的决心和信心来面对疫情,让疫情消散。作为中国新时代青年,我们也懂得了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无数90后、00后深入防控一线,破茧成蝶,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撑起牢固的防线。文明的薪火相传,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新时代青年要回应时代的挑战,做到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担当起我们青年的责任。”
  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周晨说:“通过主讲专家的分析和建议,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此次疫情的危害,也增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严于律己,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疫情防控的认识,按照学校要求,严格隔离防控。我为武汉人民骄傲,为伟大祖国自豪,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败新冠肺炎病毒,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卓颖说:“不知不觉中,我国已经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斗争了两个多月,疫情形势见缓和,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继续。在这场战役中,有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瞬间。身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在无日无夜地拯救着脆弱的生命,无数爱心人士为疫情捐款捐物资,外卖小哥无惧病毒为医院送餐,国家也在大力宣传防控知识来引起全国人民的重视。每个人都在为打赢这场战役而努力着。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终会迎来春天。”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尚赫说:“在今天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上,我聆听了四位教授精彩纷呈的讲授,收获良多。从古到今,人类从未停止过与瘟疫的抗争,中国也在一次次磨难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了全国性防疫卫生体系。科研人员将历史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攻克了许多难关。在这次举全国之力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批批救援物资运往前线,一群群白衣天使奔赴疫区,一支支志愿者队伍驰援湖北,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与责任担当。疫情面前,中国的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受到高度赞扬,这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卓有成效的防疫工作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胜利!”
  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邓泽健说:“在认真学习了疫情防控思政课后,我对于目前的疫情形势、政策调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国家面对疫情,做到了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此快速、及时、科学、高效的响应以及物资调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展现。在世界各国面对疫情防控效果的对比下,我国的执行能力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而这也离不开人民的配合与理解,我从中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族精神与民族力量在疫情面前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因为拥有着这种精神,在疫情爆发时,才有无数的同胞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牺牲与奉献构筑起一座疫情防控的巍峨高墙。而在奋战在一线的同胞身后,也应有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支持与理解。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虽然不敢说为祖国的危难排忧解难,但我们在疫情防控进行到如此关键时刻时,要以身作则,将专家的个人防控建议贯彻落实,并督促身边的人同样落实。这便是我们身为普通学子所能够尽到的微薄之力。”
  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武颂凯说:“通过这次思政课,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思考,即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与自然必须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对命运共同体有了思考,即一体化的世界,没有国家可以退回孤岛,灾难面前,全世界人们联合起来,才能取得战疫的胜利;我对青年与国家有了思考,即青年是国家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助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青年一代的责任。遇难则坚,遇艰必定。青春是破茧成蝶的故事,我要努力拥有大写的青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丁田月说:“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考验着中国人民,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锤炼着民族精神。在这场战‘疫’中,一个个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案例充分彰显了我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和’,认为‘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和’,就是团结互助、和衷共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疫情防控的最大优势,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星星点点的微弱之光,凝聚为一股强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力量,它足以让病毒遁去,春回大地。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是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彰显的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在奋斗担当中谱写大写的青春是我们的青春责任,在时代潮流中推动中国的发展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外国语学院 2016级本科生李静维说:“听了此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深深地感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除了中国,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很难做到以如此敏捷的速度做出第一反应。我们坚持举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全国力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相信,在不断的磨练中,中国一定能为世界做好榜样,让世界人民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
  文、图/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