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寄”忆,整装待发!

    期次:第15期    阅读:991   














  根据北京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6月17日起,北京高校停止2020届毕业生返校工作。为确保无法返校的4000余名毕业生的行李物品顺利打包、安全寄达,中石大党委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学校提前通过问卷、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调研收集学生关于行李统一打包、行李委托打包、行李邮寄、行李寄存自取以及其他个性化打包方式等诉求,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做到“一人一策”。
  各学院(研究院)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通过召开线上会议组建由党政领导、研究生导师、青年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志愿者共同组成的毕业生行李打包服务队,提前做好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工作,制作“物资清单”,对打包邮寄工作进行细致安排。
  6月27日,校党委书记山红红、校长张来斌来到润杰学生公寓,慰问正在开展毕业生行李打包寄送工作的老师、后勤员工和学生志愿者,连线询问学生情况,亲笔写下毕业寄语,填写邮寄地址,并就毕业生行李打包邮寄工作提出要求。
  山红红来到润杰公寓二号楼,在地球科学学院毕业生宿舍,山红红与毕业生视频连线,向身处湖北武汉的吉点同学和他的家人表达了慰问,她说:“你们身在湖北武汉,我们的视频连线既特殊又有意义。虽然因为疫情同学们不能返校,但学校上下都在为毕业生离校的各项事宜尽着最大的努力,也随时欢迎各位校友和家长在疫情散去之后常回家看看。”
  连线结束后,山红红亲自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隆辉同学打包行李,“山书记亲手为我打包行李,真的特别感动,感谢学校的周到安排,让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毕业季!”屏幕那端的隆辉激动地说。
  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宿舍,山红红与远在新疆的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尼鲁帕尔进行了视频交流,亲切询问大家对学校毕业生行李打包工作是否满意。尼鲁帕尔说:“虽然非常遗憾不能返校自己收拾行李,但学院老师帮忙打包工作细致耐心,非常暖心,非常满意。”
  山红红还慰问了参与毕业生行李打包的教师、辅导员,叮嘱大家在打包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用家长对待孩子的耐心和细心做好打包工作,为不能返校的毕业生送去学校最真挚的关心和祝福。
  张来斌来到润杰公寓一号楼,了解行李打包运送工作情况并慰问打包行李的教师们。他来到221宿舍,与宿舍成员———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张壮壮进行了现场连线,询问其在家情况,鼓励其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刻苦学习,立志为石油石化行业贡献青春力量。在220宿舍,张来斌参与到了正在进行的教师和宿舍学生的视频会议中,表达了学校对毕业生们的祝福,并邀请大家参加将于次日上午举行的毕业“云”典礼。
  一件件包裹,不仅装着伴随同学们大学生涯的行李物品、抹不掉的大学记忆,还装满了学校、学院以及老师们的关爱和深情。
  “京华山水之间,期待再次相遇”“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慎独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坚韧力源自赤子心,无私才无畏”。地球科学学院每位毕业生的包裹上都有老师的亲笔签名及寄语,这些毕业寄语都包含着老师们对2020届毕业生的期望及祝福。学院还为每名学生准备了用大篆字体篆刻的带有学生姓名的专属印章,印章中央印有“坚持地学道路光大地学品格 弘扬地学精神 坚定地学自信”十六字誓言。希望地学学子能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坚守地学人独具的精神及追求。
  “纵隔万里,石‘意’遥寄,前路浩荡,未来可期”,石油工程学院制作了专属的打包装箱贴纸,上面印着的这些字饱含着学院对毕业生们的美好祝福。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石油工程学院聚焦“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制定了《2020届毕业生行李打包运送方案》。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做好“一人一策”,老师们与每个宿舍的学生们建立了微信群、钉钉课群等,提前沟通了物品详情,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和感受,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记录。为让学生及时了解本宿舍行李打包工作进程,同时针对物品整理打包实时沟通,老师和学生通过腾讯会议和钉钉课群直播等方式对具体打包事宜进行沟通,小到硬币、护手霜,大到电脑、吉他都一一进行沟通确认。
  “今朝锦时筑梦桨,且待他日展芳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每个毕业生班级制作了专属毕业留念电子相册,寄托了学院对2020届毕业生的美好祝福和殷切希望,毕业生通过扫描纪念卡片上的二维码即可在线观看内容。为保证打包邮寄过程中毕业生贵重财物的安全,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半个月前就统计学生贵重物品清单,利用两周时间深入全部学生毕业生宿舍,将毕业生的电脑、现金、银行卡、证件等贵重物品与学院纪念文件夹和纪念卡一同提前寄出。
  6月28日,理学院的学院领导、志愿老师、辅导员和返校学生,像游子出行前的父母兄妹那般共同为毕业生收拾整理行装,将毕业生宿舍留存的物品,统一整理、打包、邮寄。随着行李寄送到毕业生手中的,还有负责打包老师在理学院定制明信片上写下的对于毕业生们的期盼与祝福,毕业生们也对这样的暖心行为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动。
  为充分做好毕业生行李打包工作,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在校教职工和同学都参与到了打包行李的工作中。开始前,老师们与各宿舍的学生建立微信群,充分进行沟通,提前了解所要打包的物品情况,细心记录每个学生的需求。在行李打包正式开始后,老师们有的背着打包纸箱,有的拉着小推车,在进入各个宿舍后开启全程视频连线。“这个杯子还留不留?”“这个本子是不是要收起来呀?”……老师们一边与同学视频连线,一遍整理物品,根据学生需求对一件件物品反复确认,精心整理,确保物品的齐全。在对需要邮寄的物品进行密封装箱后,老师们贴上学生信息、写好祝福语,一件件行李承载着老师们的关心与牵挂,陆续踏上“回家”的路。
  在学生公寓里,各学院领导、研究生导师、年轻教师和辅导员、学生志愿者纷纷化身为“整理员”和“快递员”,通过“云直播”“云会议”等方式与学生现场连线,分工协作、实时沟通、清点分类、打包装箱、封箱封袋,仔细写下同学的名字,认真检查每一件行李,一一有序标注,确保每一件行李都完好地寄送到毕业生的手中。
  宿舍室温高,老师们一遍遍地上下床铺,一件件地细心查找物品,一包包地精心整理行李,一趟趟地往返搬运包裹,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老师们的辛苦劳动让视频另一端的同学们无比心疼,不断地说“老师您歇会儿”。老师们却说:“学生不能返校毕业很遗憾,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送去温暖。”
  手机屏幕两端的师生距离虽远,但心却相连。
  目前,部分毕业生的行李物品已经完成打包和邮寄。每一个物品的确认、每一件行李的打包、每一个标签的复核,都饱含着学校和教师对毕业生的关心和祝福。在结束行李打包视频连线后,毕业生们在聊天和朋友圈中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们的感谢。
  文、图/学生工作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