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多措并举打造“就业育人共同体”特色模式

    期次:第17/18期    阅读:1126   

  石油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西部油田和东部基层油田一方面地处偏僻,远离城市和人烟,自然环境恶劣,另一方面地质地理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十分大,这就需要一大批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高素质人才能响应国家号召,服从国家战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服务国家能源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努力践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多年来,学校根据石油工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教育、引导石油学子志愿投身石油事业,到石油企业生产一线,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到最能够锻炼人才、造就人才的基层去建功立业。
  将就业教育深度融入“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助力学生树立良好就业观和成才观学校始终坚持精神铸魂、文化育人,让学生在“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氛围中获得滋养,把石油优良文化和精神的教育渗透到大学四年的思想教育中,通过开展以弘扬石油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参观校史陈列馆、收看反映石油工业艰苦创业的影像资料、邀请油田企业文艺团体到校表演等形式,营造全方位、立体式的石油文化育人氛围。利用石油石化企业招聘的契机,召开宣讲会,举办讲座,大力宣传国际国内石油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加大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宣传力度,激发大学生到西部边区建功立业的热情,最终实现将石油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转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大批学子响应号召,奔赴西部和艰苦的地方工作。
  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资源丰富教育手段探索推进“订单式培养班”“国际石油合作班”“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企业合作建立一大批生产实习和实践基地,把石油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举办企业家论坛,邀请杰出校友、优秀企业家走进校园,分享成长经历和使命意识。聘用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以及各学院有关教师等为大学生就业导师。组织“石油企业行”“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团队,赴油田厂矿西部边陲,深入生产一线,全方位了解企业,打消去基层、到西部的顾虑。《依托“三走三学”传承家国情怀》入选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大示范项目。《校企共建育才文化长廊,合力打造全方位育人环境》获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一等奖。
  发挥基层就业西部就业典型示范作用,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持续关注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海上平台就业,以及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的优秀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和成长经历,将典型事迹汇编成册。利用重大纪念日通过在校内开展“树典型、立榜样”“寻访校友足迹”等活动,发挥在石油石化行业有成就的校友的典型示范作用。广泛宣传基层就业创业毕业生典型事迹,在毕业生中营造出“根据国家需要就业,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
  加强条件保障,构建“就业育人共同体”,形成就业教育服务良性机制学校始终把就业工作当作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起校、院、系、学科专业多级就业工作体系,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生教育管理委员会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制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委员会关于全面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十项措施》,实施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考核、毕业生就业质量发布和就业工作总结表彰等制度,每年20万元专项表彰“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进步奖”“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在学校对院系考核指标体系中,就业工作不仅列入“学生工作”环节,而且列入“人才培养”环节进行考核。“育人共同体”中的各主体既能“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又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保障。
  育人成效显著,相关工作成果获得表彰及推广近年来,学校引导大批毕业生投身石油行业,到西部和基层建功立业,做到了学生满意、行业欢迎、社会认可,积极履行为国家能源战略服务的重要使命。
  一批又一批石油学子选择了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投身国家西部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以祖国需要作为人生发展的“坐标”,选择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学校平均每年有15%的可分配毕业生到西部就业,5年累计2000余名毕业生参与到祖国的西部开发与建设。每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到石油石化行业就业,为国家的能源开发与安全作出时代青年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左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一直在90%以上,至2019届满意度97.8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超过80%。毕业生平均薪酬持续增长,平均每年有10%左右的增幅。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做到了学生满意单位满意。
  学校是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先后获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北京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等;2018、2019年连续获评“北京地区高校校园双选会优秀合作高校”;多名同志获“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及“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9年8月,教育部官网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为题,报道了学校不断深化就业工作机制,推进就业工作全面发展的经验作法。2020年3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战疫情特别报道”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做法进行了报道。《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两会特刊”,先后介绍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做法。学校积极参与教育部高校“一帮一”结对帮扶2020届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定点帮扶“武汉工程大学”,是首批共建48所高校之一。文/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