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美援朝中的中石大人

以科研支援“抗美援朝”

    期次:第25期    阅读:1306   

  有这样一批有担当、有作为的老教授,他们专心学术,攻坚克难,在朝鲜战争爆发时,承担了前线军燃油研究任务,以科研援助战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年冬天,时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石油学院成立后任副院长的曹本熹带领化工系刚刚成立的燃料研究室师生承担起前线军用航空燃料油的研究以及培训部队油料工作人员的任务。
  在曹本熹、朱亚杰、侯祥麟、武迟等几位教授的带领下,张履芳、赵铁玲、孙怀琳、徐述华、孙岳明等研究人员全力参与,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
  油料匮乏对曹本熹等人触动很大,他们开始倡导开设石油类课程,建设石油学科。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系为主体、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正式成立。而那些参加抗美援朝科研的研究人员,后来大都成为北京石油学院教师,为祖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继续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