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激发活力办好思政课

中石大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文章

    期次:第26期    阅读:857   

  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10月27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党委中心组召开扩大会,专题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点围绕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交流研讨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学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人 事 处(教 师 工 作部)、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参加学习。会议由党委书记陈峰主持。
  陈峰在讲话中就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用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提出要求。他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校的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是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必修课,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示范引领、着力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理论学习的新提升开创育人治校的新成效。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文章为高校思政教育定了向、为思政课定了位、为思政课教师定了标、为办好开好讲好思政课定了法,要学深悟透总书记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和精神实质,指导推动学校思政课深入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加强思政课建设;二是要抓好主脉主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满自信、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三是要注重改革创新,坚决打好思政课质量提升攻坚战,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是要完善教育评价,结合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落实落地,推进实施教育教学教师的评价体系改革,发挥好评价“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校长张来斌结合自身大学期间学习思政课的经历,指出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深刻长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要切实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全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石油英才,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强调,办好开好讲好思政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思政课建设的关系,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落实讲好思政课的主责主业,推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是要处理好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坚定信仰、提升信心,以贡献求发展,以发展争支持;三是要处理好基本原理和时代发展的关系,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内容和形式上全方位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四是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在开好必修课的基础上,形成彰显学校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五是处理好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画好同心圆,形成协同效应。
  副校长吴小林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尚峰结合分管工作作了重点发言,分享了学习总书记重要文章的认识和体会,提出了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建议。他们指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为根本遵循,系统设计发展目标,持续加强学院、学科、教学、科研、队伍等建设,在体制机制、工作格局、支持保障等方面切实谋划、采取措施、寻求突破。要解放思想,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改革创新活力,调动思政课教师积极性;要引育并举,大力培育思政课名师,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重教学强科研,培育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要推动落实思政课建设责任,形成全校关心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氛围,凝聚共同办好思政课的合力。
  此前陈峰赴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听取了学院院长方凤玲关于学院事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实施 《马克思主义学院振兴计划》 以来取得的成绩的汇报,以及党总支书记刘韵秋关于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表示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学院事业发展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教师们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接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学校自2018年实施 《马克思主义学院振兴计划》,三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政课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对标对表中央和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当前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要对标对表上级建设标准和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张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