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在中石大如星光璀璨!精神永恒!

    期次:第28/29期    阅读:1208   












  有一种力量,叫奋斗;有一种情怀,叫家国;有一种传承,叫永恒!
  11月15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初冬的校园,被一个如星光般璀璨的名字温暖,被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激荡,深情流淌,激情澎湃!
  当日,一场别开生面、“油味浓郁”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在中石大举行。
  今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为深入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立德树人优良传统,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有效载体、协同育人力量,学校特别举办“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行重要仪式、举办主题展览、楷模事迹报告、新生思政大课等形式熔铸师生精神品格。
  上午10时,在悠长深情的《我爱你,中国》 旋律中,作为主题教育活动重要环节的铁人精神教育基地揭牌、铁人王进喜塑像落成暨“人民楷模”国家荣誉获得者、“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风采展开展仪式正式开始。
  “人民楷模”国家荣誉获得者、“新时期铁人”、中石大杰出校友王启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余先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党组组织部部长、人事部总经理杨华,大庆油田党委副书记王昆,中石大党委书记陈峰,校长张来斌,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石大原党委书记山红红,中石大副校长吴小林,党委副书记雷玉江,副校长鲍志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韩克飞,副校长李根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尚峰,校长助理刘植昌,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仪式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由韩尚峰、吴小林主持。
  11月15日,是铁人王进喜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创作的铁人王进喜塑像在中石大校园正式落成。满怀深深的敬意,王启民、吴为山、余先亭、杨华、王昆、陈峰、张来斌、山红红共同为铁人王进喜塑像揭幕。鲜艳的红绸缓缓落下,高 2.7 米的铁人塑像如丰碑般屹立在红砂岩基座上。铁人王进喜脚踏荒原,身穿石油人的工服,肩披羊皮袄,右手握管钳,左手叉在腰间,目光坚毅,凝视远方,展现了铁人天不怕、地不怕、誓向大地要石油的英雄气概和坚强决心,生动塑造了铁人的精神世界、人格力量和赤子情怀。
  为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养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卓越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庆油田的大力支持下,校企双方将合作共建铁人精神教育基地。王启民、王昆、陈峰、张来斌为基地揭牌。
  铁人塑像和铁人精神教育基地的落成和建设,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文化标识和教育载体。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将铁人塑像所在广场正式命名为“铁人广场”。吴为山馆长应邀题写了广场名字,党委书记陈峰和校长张来斌为“铁人广场”揭牌。
  仪式上,余先亭、杨华、王昆、吴为山、陈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讲话。
  余先亭表示,这次主题活动彰显了中石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厚度、深度、广度和温度,希望学校弘扬铁人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抓住提高工作质量这一根本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这一动力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形成时时有育人、处处有育人、事事有育人的良好局面和强大育人合力。
  杨华表示,铁人精神与大庆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推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为油拼搏、为油奉献,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发展树起了不朽的丰碑。新时代更需要坚守、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不断深挖新的时代内涵,为推动石油工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王昆指出,共建铁人精神教育基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重要回信精神的具体举措,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扩大新老铁人精神传播覆盖面、实现中国石油大学特色育人,必将起到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他表示,大庆油田将积极支持配合中国石油大学共同把教育基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为表达对学校立德树人和文化建设的支持,吴为山向学校捐赠了此次雕塑创作的创意设计稿、效果图、作品泥稿小样、题词题字手稿等艺术品和资料;并代表中国美术馆向学校捐赠了馆藏著名美术作品《石油工人无冬天》 的复制品。张来斌为吴为山颁发了捐赠证书。
  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铁人”“铁人精神”“王进喜”“大庆油田”等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懈奋斗。铁人就是铁的精神、铁的意志、铁的信念,铁人精神长留天地间,需要世代传承。他祝愿中石大为祖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为社会服务中实现个人的崇高理想。
  陈峰代表学校感谢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国美术馆以及社会各界对中国石油大学一以贯之的支持。他说,爱国主义教育是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鲜明主题;是构建育人共同体,推动企校、馆校等合作的鲜明主题;是培育特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鲜明主题。基地的启用,打造了厚植中石大人爱国情怀的新载体,树立了学校文化新地标,将砥砺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师生员工人人学“铁人”、争当新“铁人”,为学校和行业发展、教育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从“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到“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铁人的名字、铁人的事迹、铁人的精神一直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教师代表张明明表示,要坚持以铁人精神铸魂育人,打造有“油”味的思政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忘我拼搏精神、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从鲜活的铁人精神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新时代,展现新担当,突出新作为。学生代表初勇志表示,要守“铁人”忠魂,立“铁人”意志,学“铁人”干事,承“铁人”作风,踏着铁人的脚步一路前行,成长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立志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中石大人。
  作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长达数月的精心筹备,“人民楷模”国家荣誉获得者、“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风采展正式开展。王启民、余先亭、吴为山、杨华、王昆、陈峰、张来斌、山红红共同为风采展剪彩,并同师生代表一起参观了展览,沿着王启民科研报国的“长征路”,感受他笃定信仰、传承精神、勇于创新的不凡历程。
  展览以丰富的图文和视频资料,聚焦王启民校友近60年来勇闯禁区、挑战极限,创新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的历程和成就,是教育引导学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生动教材,贯穿展览的深刻思考,更是体现了一位石油人精神世界的丰厚与思想境界的高远。
  王启民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 60 年来从母校到大庆油田的人生经历。他表示,60 年前,从母校出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大庆石油会战,从此毕生融入石油事业发展;60年后的今天,再次回到母校,依然无悔当时的抉择。他希望中石大学子继续举好铁人精神的大旗,传承弘扬铁人精神;锻 造 攻 坚 克 难 的“铁 肩膀”,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精兵干将;走好科技兴油的“新长征”,能吃苦,能奉献,有智慧,不断产出新成果、取得新成就,在“新长征”路上继续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壮歌!
  作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天下午,学校还举行了“人民楷模”“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事迹报告会,党委书记陈峰为 2020 级本科新生主讲了专题思政课。
  文、图/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