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抓好”深入推进校园法治宣传教育

    期次:第32期    阅读:994   

  “七五”普法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深入落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抓好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抓好贯穿融入;有效制定保障措施,抓好落实部署,切实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加快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期间,学校连续获评首都文明校园称号。
  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抓好顶层设计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北京市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工作。明确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学校法治宣传教育第一责任人,分管宣传、学工、保卫工作的校领导分管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成立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安全稳定领导小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小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制定出台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2年)》,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健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章程》 落实机制,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了院级单位党组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体系,加强监督考核和引导激励,促进质量和效果提升。
  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抓好贯穿融入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宣传,不断提高师生干部员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校院两级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和专题培训近 30 次,全面提高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师生通过组织生活、主题党团日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纪委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廉洁教育、警示教育等理论学习;教职员工通过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开展教职工法治教育,设立法治教育专题,开展 《保密法》 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师生员工法治意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主题活动,做好日常普法教育。积极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和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 神、树 立 宪 法 权 威。组织学生赴人民大会堂参加法治专题报告会,通过赴昌平区人民法院旁听实践、红色“1+1”共建、支教等开展法治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建设,系统介绍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使大学生了解国家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重要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切实增强法治基础课教学效果。开展 《民法典》 专题教学,引导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托通识课、形势政策课和专业课开展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教育,结合石油行业开展 能 源 类 法 律 法 规 教育。目前学校共有12门法律类课程,共 25 个学分。
  进一步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培育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充分运用报纸、新闻网、广播、宣传栏以及新媒体平台,广泛持久地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截至目前,共展示设计“‘七五’ 普法宣传”“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国家宪法日”“宪法修订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管理条例”等主题橱窗 10 期,在校级平台报道 50 余篇次,图片近 200 幅。此外,2016 年以来图书馆共购置了超过 500 余种 1000多册法律类图书供教职
工和学生学习参考。连续开展“守规矩 · 倡廉洁 ·扬正气”“讲修养·讲道德 · 讲诚信 · 讲廉耻”等法治文化征集活动,并有上百件作品在教育部和北京市廉政文化作品、普法微视频、法治教育作品等征集活动中获奖,学校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奖。
  有效制定保障措施,抓好落实部署为更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学校成立专门机构,在人、财、物上给予有力支持。学校每年划拨固定经费支持法治人员培 训、法 治 宣 传 教 育。2016年,学校成立法律事务办公室,并配备专业法务工作人员负责学校法律事务工作。党委宣传部协同法律事务办公室具体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学院做好法治宣传教育。
  配套的体制机制。学校牢固树立章程意识,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 《章程》 为纲领,健全制度体系,用法治推动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积极巩固“废改立”工作成果,进一步落实落细制度建设。
  合理的民主管理。学校通过落实章程,建立和完善校内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进一步明确了重大事项的具体内容和决策程序。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畅通师生向学校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的渠道,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促进民主管理和监督。
  创新的信息公开。学校把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上级有关信息公开各项要求,不断加强信息公开载体建设,丰富信息公开内容,明确信息公开责任,把工作引向深入。校长为信息公开工作第一负责人,亲自推动落实相关工作;校长办公室为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学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文/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