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中石大与多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期次:第10期    阅读:983   


本报讯 近日,中石大分别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人工智能学院与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化合作,设立奖学金,并成立联合研究中心。4月 14日,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金明权,副总经理陈宝、赫志兵一行来中石大访问交流。校长吴小林,副校长金衍、刘植昌接待了金明权一行。

金明权表示,中石大是一所历史底蕴深厚、专业特色鲜明的能源行业领军高校,多年来服务国家、追求卓越,是支撑公司高质量快速发展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他希望双方继续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加快推进深地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持续推动各项合作落实落地、实现共赢发展。

吴小林希望,双方进一步布局研究合作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机制建设,依托重大课题和科研项目打造协同创新团队,集中优势力量,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共同开创一流大学与一流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刘植昌与陈宝代表校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入开展合作。会上还举办了教学测井装备交接仪式。会后,金明权面向师生作了“慧眼识藏 深地逐梦”——中油测井走进中石大专场报告。报告围绕“石油测井是什么”“中油测井干什么”“寄语青春做什么”三个方面,就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释介绍和教育引导,3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4 月 15 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院长邹才能院士,高级顾问谢小平,副院长熊波、刘辰光一行来中石大访问交流。校长吴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副校长金衍接待了邹才能一行。

邹才能表示,中石大在油气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布局等方面已走在前列,希望企校双方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各自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在新能源诸多领域实现新突破、新发展。

吴小林表示,能源低碳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上高度契合,充分印证了双方的战略眼光,希望双方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方向,通过构建新能源领域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共同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为中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贡献。

金衍和熊波分别代表学校和研究院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本着“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务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共建实验室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会上,双方还进行了技术交流,相关专家围绕氢能、氢能安全、储能、地热、风电、智慧能源等内容分别作学术报告。

4 月 19 日,山东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亚飞一行来中石大访问交流,并与人工智能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向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0万元整,用于设立人工智能学院“胜软科技人工智能奖学金”,并同时成立“中石大人工智能学院-胜软科技智能油气软件联合研究中心”。

东营市经济开发区、中国石化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参加签约仪式。学校科学技术处处长季汉成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支票,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林伯韬和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斌代表校企双方签订协议。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徐阳受聘担任中石大人工智能学院-胜软科技智能油气软件联合研究中心企方主任。

张来斌表示,人工智能学院基本实现了“产教研融合大平台”的建设初衷,希望学院与公司深入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季汉成介绍了学校“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十四五”规划进展和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思路。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建立介绍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产业发展战略。胜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业咨询首席专家王海平围绕公司相关业务领域,给出了智慧能源领域、智慧城市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徐亚飞表示 ,希望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政办公室 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