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楚辞章句》释《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之“廉洁”曰:“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今天我们也往往以腐败、贪污为“廉洁”之对立面,所谓“反腐倡廉”“倡廉惩贪”。最近我所在的党支部开展了廉洁教育活动,某领导铁面无私、一心扑在学校整体发展事业上的案例确实令人肃然起敬,而某教授套取科研经费转入自己公司的案例则实在让人愤慨。可于我这样一个作为普通群众的教师而言,手中既无权力可以滥用,又无经费可以贪污,应该怎样学习那些“廉洁”楷模,亦或是怎样以那些“贪腐”典型为戒呢?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对于一个普通教师来说,手中真的没有什么“权”吗?不,不是的。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参与学术交流,可以评定自己所教课程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些不都是教师职业赋予每一位教师的权力吗?
对像我这样一个教授通识选修课的教师来说,这样的职权固然不可能用来谋财谋利,也不会有学生或学生家长为了选修课分数送礼、请客,但不取非法之财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能“廉洁”从教了呢?
我想一位真正“廉洁”的教师,应该是能摒除环境、风气、私心、情绪等等复杂因素的不良影响,给予学生“好”的教育的教师。而所谓“好”的教育,绝不仅仅只是传授丰富、前沿的专业知识即可,灵魂的塑造同样重要。而灵魂的塑造,除却“言教”外,教师本人的“身教”尤其不可忽视,所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一位教师的专业知识够不够“硬”相对来说是容易衡量故而也容易管理的,但“身教”够不够“正”却不太容易衡量和管理,很大程度上只能靠教师个人的自觉和自律。
如果一个普通教师面对生活的艰辛和磨难,没有顽强乐观的精神、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而把自己的牢骚抱怨亦或消沉颓废流露出来(当然未必是在课堂上),很难想像学生还会坚定地相信教师所讲那些热爱生活、无惧挫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普通教师面对考核、评估、升职的压力,不能很好地协调教学、科研与各种活动、各种会议、各种检查等工作的关系,发文章、批试卷、填表格、搞教改……一切皆以现实利益为指挥棒,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和淡泊超脱的胸襟 ,没有“见理明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的道德境界,很难想象学生还会坚定地相信教师所讲那些远大的抱负、卓越的追求、无私的奉献;如果一个普通教师长期面对没有经费、没有“帽子”、没有职衔的处境,深感卑微而无奈,没有安之若素的情怀和“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境界,失去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拼搏的勇气,很难想象他如何培养学生的快乐与自信;如果一个普通教师言行不一 ,譬如讲课 、填表、演讲、汇报时“两袖清风”“公正无私”“大义凛然”,而实际行动中却拉关系、搞帮派、趋势利,很难想象学生一旦发现这种“两面人格”还会坚定地相信教师所讲诚实守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原则。正如那些曾经标榜“清正廉洁”的“优秀”官员,贪腐行为一旦被揭发,便会无情地破坏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一样;如果一个普通教师长期面对“普通”的现状,丢掉了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信心和勇气,缺乏“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和担当,很难想象他如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民族使命……
真是越想越惭愧,越想越惶恐。惭愧于自己曾经以为普通教师绝无不“廉洁”之可能的浅显,惶恐于廉洁从教之路的任重而道远。对于身负立德树人重任的教师而言,“廉洁”并不只是不利用职权贪污腐败那么简单,而是关乎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一个人人品、人格的体现。说到底,“廉洁”是值得每一个人用心追求的人生境界。古人云“人只一念私贪,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身人品。”我辈岂可不戒?
是的,作为普通教师,在生活和事业中我们或许难免会遇到许多的辛酸和无奈,或许有很多付出并不会被“看见”……但我 们 绝 不 可 以 因 此 而 停 止 对“好”的教育的追求。当我们感慨于人生的艰难时,不妨想一想诗圣杜甫和文豪苏轼吧,他们拥有超世绝伦的才华,生活和事业不也是充满无穷无尽的艰辛、凶险和磨难吗?我们不妨学一学他们傲视苦难、坚持自我的勇气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学一学他们始终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心系家国苍生的痴情。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自持、自立与自信,“并不只是在顺利的环境中可以完成自己,在困难 的 环 境 中 一 样 能 够 完 成 自己”。
是的,无论何时,身处何境,“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操守和勇气,“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品格和志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贞和自信,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一生去追求的“廉洁”境界,我辈岂可不勉?
这就是我在本次廉洁教育活动中,关于一位普通教师应该如何廉洁从教的反思,愿我们坦坦荡荡做人,光明磊落行事,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不愧对“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