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口支援开创校区发展新局面

教育部组织召开对口支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

    期次:第21期    阅读:623   


本报讯 7 月 31 日至 8 月 1日,教育部在乌鲁木齐组织 19所部属高校召开对口支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建设第五次工作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张 春 林 ,自 治 区 副 主 席 凯 赛尔·阿不都克热木出席会议。

教育部相关司局,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厅 ,克拉玛依市相关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 东 理 工 大 学 、华 东 师 范 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 19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同奇 ,校长吴小林,副校长兼克拉玛依校区党 委 书 记 、校 长 刘 坚 参 加 会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平主持会议。

会 上 ,中 国 石 油 大 学(北京)负责人对教育部和支援高校对学校办学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汇报了对口支援克拉玛依校区工作开展五年来的实施情况。各支援高校、克拉玛依市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工作举措,并对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提出建议和计划,表示将坚决落实教育部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合作,为推动克拉玛依校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张春林对教育部和各高校给予新疆高等教育的关怀和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各高校为新疆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办学经验,展现了高度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自治区将坚持系统思维,强化服务意识 ,落实属地责任 ,为深化 对 口 支 援 工 作 提 供 坚 实 保障。希望各高校对接新疆的战略定位和产业需求,立足新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撑。孙尧对对口支援工作和克拉玛依校区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肯定,支持进一步深化对口支援、推动克拉玛依校区开创发展新局面。对口支援克拉玛依校区高校从 2018 年的 14 所增加至 2023 年的 19 所,各支援高校 立 足 克 拉 玛 依 校 区 这 一 阵地,同向同行、深化合作,不断加强天山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建设和新疆新工科教育联盟等平台的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各支援高校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主动对标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 ,面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抓发展机遇、科学主动应变,进一步探索创新对口支援模式,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举措,推动克拉玛依校区建设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小林表示,对口支援工作开展 5 年来,在支援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将克拉玛依校 区 作 为 教 育 部 直 属 高 校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阵地,形成了“师生成长有收获、干事创业有平台、生活工作有保障、宣传示范有力量 ”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克拉玛依校区各 项 事 业 取 得 长 足 发 展 。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发展方向 ,把握发展机遇 ,汇聚发展合力,打造对口支援工作 2.0版本,不断推动克拉玛依校区扎 根 新 疆 大 地 实 现 高 质 量 发展。

王同奇表示,对口支援工作对于克拉玛依校区发展建设具有充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缓解了克拉玛依校区师资队伍建设的燃眉之急,更为学校拓展办学外延、深化办学内涵赋予了新的动力。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将以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为起点,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断提升克拉玛依校区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服务水平,推动克拉玛依校区走在新疆高等教育前列,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作出更多中石大贡献。

会议期间,19 所对口支援高校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签署了新一轮对口支援合作协议。

(党政办公室)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