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绿色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作为共和国能源领 域 的 功 勋 大 学 和 领 军 高 校 ,坚 守家国情怀 ,助力国家端牢能源饭碗 ,参 与 共 建 清 洁 美 丽 世 界 ,是 中 国 石油 大 学( 北 京 )的 责 任 使 命 ,更 是 价值追求。
学校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建 设 思 路 ,构 建 能 源 特 色 鲜 明 的 学科体系 ,形成一流学科引领、骨干学科 和 基 础 学 科 协 调 发 展 的 学 科 生态。在油气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形 成 明 显 优 势 ,在 油 气 转 化 科 学 与工程、碳中和工程与技术、油气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布局清洁低碳智能学科群。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排名全球领先 ,学科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学校加速布局智能类、能源类新专 业 ,积 极 构 建 德 智 体 美 劳 全 面 培养 的 大 教 育 体 系 ,围 绕 行 业 需 求 和产业发展变革 ,推进专业智能化、绿色化、复合型改造升级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本博一体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全序列产教融合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培 养 模 式 ,是 国 家 首 批 专 业 学 位 研究 生 教 育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高 校 、首 批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 校 ,在 能 源 高 校 率 先 开 展 工 程 博士培养 ,3 个基地获评国家产教融合示 范 基 地 ,毕 业 生 受 到 社 会 和 用 人单 位 普 遍 欢 迎 ,就 业 率 持 续 保 持 高位。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完善多层次、精准化的教师引育体系,深化人才评价改革。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拥有 5 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3 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校兼职,培养引育了 46 人次国家级领军人才、49 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9.6%。专任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各支队伍协调发展,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心理教师、实验室安全队伍规模快速提升,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师德师风呈现新气象 ,为推进学校“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强队伍保障。
学校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按照“搭建大 平 台 、承 担 大 项 目 、凝 聚 大 团 队 、取 得 大 成 果 、作 出 大 贡 献”的 思 路 ,打 造 国 家 战 略 科 技 力 量 ,服 务 国 家创新体系建设。油气学科领域研究优势突出 ,在非常规、深水、深地、老油田增储上产、清洁能源、管网安全等 领 域 持 续 产 出 重 大 成 果 ,在 油 气智 能 化 、氢 能 、储 能 、CCUS 等 新 兴 研究 领 域 取 得 快 速 发 展 ,入 选 国 家 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面向“双碳”目标 和 国 家 能 源 安 全 保 障 需 要 ,学 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 义 思 想 为 指 导 ,全 面 贯 彻 党 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 持 教 育 、科 技 、人 才 一 体 推 进 ,深入 实 施“特 色 发 展 、创 新 驱 动 、开 放融合、人才强校”四大战略 ,以“绿色赋 能 、智 能 赋 能 、治 理 赋 能”为 三 大动 能 ,坚 守 初 心 使 命 ,永 葆 奋 进 之姿 ,谱 写 新 时 代 更 加 绚 丽 的 教 育 华章。
学科建设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 个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现有国家A类学科 4 个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学位授权点
“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图
重点学科
7 个:国家重点学科
7 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2 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人才培养
全日制学生基本情况
校本部形成了与研究型大学较为匹配的在校生结构。
35 个本科招生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工学
地质学 理学
石油工程 工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工学
能源化学工程 工学
环境工程 工学
环境科学 理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学
油气储运工程 工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学
机器人工程 工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工学
地球物理学 理学
海洋油气工程 工学
安全工程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工学
储能科学与工程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自动化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统计学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应用化学 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市场营销 管理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
能源经济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
英语 文学
人工智能 工学
碳储科学与工程 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