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爱情,开花结果了!

    期次:第28期    阅读:605   









“一带一路”十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个国家携手共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期间,中石大校友、来自美丽的古丝绸之路枢纽阿塞拜疆的姑娘古娜伊与中国小伙田俊南在“一带一路”上的爱情也开花结果了。

古娜伊是中石大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 2019 届博士研究生。今年 10 月 1 日,她和丈夫田俊南带着孩子一起回到中国石油大学,为母校70华诞庆生。她说:“虽然毕业时间不长,但经常牵挂学校,怀念食堂的饭菜,想念这里的同学和朋友。”“今年特意带宝宝回来,想让宝宝感受一下,妈妈的母校是什么样子的。”

看着可爱的宝宝,古娜伊也时常回忆起自己跟爱人田俊南相识相爱的过程。2010 年,她还在阿塞拜疆读书时,遇到了中国留学生田俊南。他是古娜伊在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大学地球物理系上本科时班里唯一的中国人。

“他非常聪明,学习非常用功,俄语进步很快,不到半年时间,就能用日常用语和我们交流,一年后他的各科成绩已经名列前茅。”目睹田俊南的快速成长和显著进步,古娜伊深信,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他一样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人,所以心中更加向往和喜爱中国。

2014 年田俊南和古娜伊毕业了。古娜伊考上了学校的硕士研究生,田俊南准备回国参加工作。回 国 前 田 俊 南 郑 重 地 说 :“等着我!你毕业之时,就是我迎娶你之日,中国人一诺千金!”

为了去中国生活,为了嫁给他,古娜伊开始学习中文。中文真的很难,但是通过努力,4 个月后古娜伊顺利通过了 HSK2 考试。

2016 年 6 月,古娜伊以全科优秀的成绩从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大学毕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之后,他们在巴库举办了盛大隆重的中式婚礼。“这一天是我人生中最开心、最难忘的一天。”

2016 年 9 月,古娜伊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博士研究生。2022 年 1 月 15 日,他们的爱情结晶 “端端”宝贝出生了。他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可爱得像个天使。

古娜伊热爱中国文化,她希望孩子也能多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小宝贝从出生开始,家人就开始给他念三字经、读论语,让他看着爸爸妈妈贴春联、贴窗花。古娜伊觉得中国的名山大川太美了。虽然宝宝还小,但只要一有机会,她就会带着宝宝出去。游遍中国大好河山的计划她一直在实施着。

“婚后生活让我们改变了许多,我们长大了,变得更有责任感,爱情变得更坚固。我们会像我们的父母所希望的那样,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孝顺长辈、关爱朋友、懂得感恩,承担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虽然她是洋媳妇,但公公婆婆对古娜伊像亲女儿一样照顾。“他们非常尊重我的感受,很照顾我,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现在在家,爷爷奶奶都跟孩子说中文,而古娜伊会跟孩子说母语。作为中阿两国混血,她希望她的孩子掌握好两种语言,日后成为中阿友谊的使者,为“一带一路”建设作贡献。

2019 年,古娜伊博士毕业,留在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工作。古娜伊介绍道,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是全中国最大的专门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的专业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陆上采集业务居世界首位。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勘探业务遍及四大洲 27个国家……“我在这里学到了许多专业技能,也参与了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非常有成就感。”

“公司对我非常关心爱护,给我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每次遇到困难,同事们都会非常热心地帮助我。”对于古娜伊来说,同事不仅仅是她的同事,也是她在中国的好朋友。

古娜伊说,她第一次来中国是 2015 年 1 月,彼时“一带一路”倡议刚被提出不久,阿塞拜疆和中国还没有具体的合作项目。阿塞拜疆是积极响应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首批国家之一。最近古娜伊带着孩子回到了阿塞拜疆巴库看望家人,她发现阿塞拜疆的市场上到处都是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一带一路”给中阿两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古娜伊表示:“近年来,‘汉语热’‘中国热’在阿塞拜疆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阿塞拜疆人像我一样赴华学习工作,或者旅游、经商,成为传播友谊的民间使者。”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前方还会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国,我相信自己会有更好的未来!”

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家庭里,他们的故事将不断续写,这里不仅有爱情的甜蜜与温馨,更有“一带一路”上的无限可能与广阔前景!

文/本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