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我的母校,2009 年我从海外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到学校工作。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一直积极从事与全英文课程教学和留学生培养相关工作。过去一年,我们在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石油工程全英文留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绿色”“智能”升级。扩大全英文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优势,对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系统设计,立体式补充地热、CCUS 等绿色能源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增加“大数据基础”“石油工程大数据”等智能算法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类课程,为数字时代石油专业留学生培养做好准备。
二是稳步开展石油工程全英文专业课程“数字化”建设。在学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方案指引和石油工程学科建设政策大力支持下,探索建设基于知识元的石油工程全英文慕课群。过去一年中已进行 6 门课程的录制工作,后期制作完成的课程将上线学堂在线国际平台,将对丰富专业授课模式、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扩大我校专业课程的国际影响力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三是策划启动石油工程全英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培养讲好中国能源故事的国际化人才。探索全英文授课条件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充分利用中国油企海外勘探开发成就的工程案例、中国“深地工程”超深井钻探的工程案例,以及中国氢能、地热、碳储等绿色能源发展案例,向学生传递中国能源领域技术自信,形成“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新模式。
相信在重要回信精神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破解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竭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高水平国际能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