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游记(三)

阿芙乐尔巡洋舰前的沉思

    期次:第829期    阅读:890   

□余世诚教授
我们的游轮于7月7日抵达圣彼得堡,在这里我们逗留了三天,参观了沙皇富丽堂皇的冬宫和夏宫,瞻仰了滴血大教堂、斯莫尔尼宫和圣伊萨大教堂,游览了十二月党人广场、彼得保罗要塞等。这些景点都生动地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俄罗斯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但我来圣彼得堡,是想急切地重温十月革命的梦,特別是要瞻仰对中国革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发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阿芙乐尔巡洋舰。
  毛泽东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炮声就是1917年11月7日起义军攻打冬宫时,阿芙乐尔巡洋舰发出的炮声。
  可是,我们的导游小姑娘似乎对这个景点没有多大兴趣,一直到7月8日下午游览了一个什么王子的庄园和夏宫之后,在我们老人的催促下,才挤出了不足半小时的时间,仓促看了一眼我久已仰慕的这艘军舰。
  这艘有传奇经历的战舰,如今停靠在市中心涅瓦河畔。舰长一百来米,宽十多米,装有十门主炮,全身漆为黑绿色,看上去还是那样威严。沿踏板可登舰上,但入口处有水兵把守,我们没有买票,时间又紧,只好在岸边马路上走动着瞻仰了一番,一股崇敬的情绪涌上心头。在战舰前拍了张敬礼照,随之我们便乘车离开了这里。可是我的思绪还没有断,在车上、在酒店里想了许多,想了许久。
  俄国革命是从首都中心城市开始的。1917年10月24日,起义战舰“阿芙乐尔”号,奉列宁为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之命开进涅瓦河,在尼古拉耶夫桥停靠,并把炮口对准克伦斯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11月7日上午10时,列宁登上该舰,向全国发出《告俄国公民书》,号召推翻反动政府。是晚21时,阿芙乐尔巡洋舰开炮,宣告武装起义开始。在隆隆炮声中,起义军冲进冬宫,经过6小时激战,占领了冬宫。反动政府首领克伦斯基化装成女人乘美国大使馆汽车早已逃走。起义获得成功,当晚在斯莫尔尼宫隆重召开了苏维埃第二次全国大会,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人民政府。
  这就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在这次革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战舰也就成了十月革命的象征,为后人所敬仰。鲜为人知的是,当年那炮声仅是“声音”而己,都是些没有弹头的空炮,它只是发挥了起义信号和震慑敌人的作用。在我看来,这恰恰说明了列宁的英明。如果他命战舰向冬宫发射真弹实炮,不知道会有多少历史文物和珠宝艺术品会毁于一旦。所以我认为,阿芙乐尔的炮声伟大,虚炮也伟大。
  毛泽东在著作中的用词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是“炮响”,不是“轰炸”或“轰击”,这是多么地准确!(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