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

    期次:第830期    阅读:1309   

□尹秀英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高校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做到与学生和谐相处、教学相长,是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二是建立在师生全面交往基础上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作为教育组成元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递信息的教育模式,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地位是组织者、合作者、研究者,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通过共同参与,积极合作完成知识的获取、借鉴、创新与超越。
  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社会人格塑造方面的引导。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上的,更是思想和人格上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召、激励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及养成。作为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风范、渊博的学识,并通过言传身教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以身立德、严谨治学,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最后,教师要关爱学生,与学生彼此尊重。爱是教育的灵魂,情感和热爱是培养人才的“源头活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宽容、包容学生的过失,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样师生间才就能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学生才能在师生融洽的氛围熏陶中健康地成长与成才。